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杯裝日式炒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概要

包裝內容物
(圖片為札幌一番 Otafuku御好燒醬汁炒麵)

(圖片為Peyoung醬汁炒麵)
與一般杯麵一樣,只需準備熱水即可烹調。由於杯麵的特性,與袋裝即食炒麵不同,它沒有「炒」的烹調過程,嚴格來說並非真正的炒麵,而是「炒麵風味」的杯麵。進入21世紀初,杯裝日式炒麵比袋裝類型更為普及和深入民心。
在需求方面,銷量往往在春夏季增長[2]。
其烹調方法與一般有湯的杯麵不同:注入熱水等待指定時間(約3分鐘)後,打開蓋上的隔水孔將熱水倒掉,然後加入醬汁或調味料,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為了利用麵條中剩餘的水分,杯裝日式炒麵附帶的醬汁多採用粉末狀或高濃縮的濃味液體醬汁,並且含有較多油份以營造炒過的口感。相反,與杯麵拉麵不同,杯裝日式炒麵幾乎沒有湯汁,因此許多人覺得若沒有飲品會較難進食。為此,市面上亦有附送粉末湯包的產品,例如東北地方及信越地方限定的「炒麵BAGOOOON」、北海道限定的「炒麵便當」(均為東洋水產出品),讓食用者可用隔出來的熱水沖泡即食湯。此外,也有像「炒雞肉麵」(日清食品出品)那樣,隔出來的熱水本身就能成為湯的產品。
一般大小的杯裝日式炒麵卡路里含量通常超過500千卡,與同等大小、約300多千卡的杯麵拉麵相比,前者熱量較高[3]。原因是杯裝日式炒麵的每食用份量通常比杯麵拉麵多約1.5至2倍[註腳 1],而且麵條佔比較高,這直接反映在卡路里上[3]。製造商解釋,杯裝日式炒麵麵條較多的原因,是因為杯麵拉麵在烹調後湯量會增加,連同麵、湯、配料一起食用較易有飽足感;而杯裝日式炒麵(部分產品除外)烹調後只有麵和配料,若麵量與杯麵拉麵相同,可能會令人感到不夠飽足[3]。
類似的食品還有使用乾麵或生麵的杯裝炒烏冬、杯裝意粉,以及用熱水泡開後再用冷水過冷的杯裝冷麵。雖然也曾多次推出生麵類型的醬汁炒麵,但大多曇花一現。
Remove ads
歷史
首款杯裝日式炒麵是1974年(昭和49年)7月由惠比壽產業推出的「エビスカップ焼そば」[4][5]。隨後,同年8月Yamadai推出「New Touch炒麵」[6];12月,Acecook以業界首創的直立杯型容器推出「杯裝炒麵BanBan」[4][7][8]。1975年,東洋水產推出「Maruchan 炒麵便當」[9][10],同年3月再推出「Maruchan熱炒麵」[5]。同月,Maruka食品以業界首創的方形容器推出「ペヤングソースやきそば」[11]。同年4月,日清食品亦推出「Joy Cup 101炒麵」[5],各大廠商相繼投入市場。
1976年5月,日清食品推出了至今仍佔據市場領導地位的日清焼そばU.F.O.[4][12]。該產品在1977年3月面世後,憑藉翌年(1978年)邀得ピンク・レディー拍攝的電視廣告而迅速爆紅,一度囊括當時杯裝日式炒麵市場超過六成的份額[13]。
1980年代末期,明星食品曾推出一款名為「お湯捨て禁止」(禁止倒水)的杯裝日式炒麵,透過改良麵條的吸水力和容器形狀,無需倒掉熱水。但因消費者普遍認為「麺がふやけ過ぎて不味い」(麵條泡得太爛不好吃),即使後來兩度改名(如「お湯すてマッタ」,意指「等不及倒熱水」)及調整口味,銷情仍未見起色,最終在三年半後停產[14]。
1988年2月,Acecook推出「大盛りいか焼そば」(大碗魷魚炒麵),成為大份量杯麵的先驅[15][16]。
1995年2月,明星食品推出了首次附送「芥末蛋黃醬」作為配料的「一平ちゃん 夜店の焼そば」[17]。兩年後的1997年2月,再追加「一平ちゃん 夜店の焼そば 大盛」(一平夜店炒麵 大碗裝),逐步成為該公司的暢銷經典產品。
2006年9月18日,Acecook推出麵條和配料經遠紅外線烤製帶有焦香的「ホントに焼いた 本焼そば」(真正炒製 本炒麵,通稱「本焼」)[18]。初期只有標準份量,2007年起改為只售賣大碗裝,其後停產。
2007年7月17日,日清食品推出了專為微波爐烹調而設,無需煮水或隔水的「日清焼そばU.F.O. NEXT GENERATION ミックス焼そば」(日清U.F.O.炒麵 新世代 雜錦炒麵)[19]。2019年9月2日,該公司再推出同樣無需隔水的「日清焼そばU.F.O.湯切りなし 五目あんかけ風焼そば」(日清U.F.O.炒麵 無需隔水 五目芡汁風炒麵)[20]。
Remove ads
市場佔有率與地域差異
2000年代末期,受小麥批發價上漲影響,各公司紛紛提高杯裝日式炒麵售價,導致銷量一度下滑。但至2010年代初,銷情已見回升[2]。
截至2023年,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品牌是日清食品的「U.F.O.」。該產品不僅在日本,亦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生產及銷售。
不同地區的暢銷產品差異甚大。在東日本,「U.F.O.」的市場份額相對有限。在北日本,東洋水產的產品較受歡迎:北海道是「マルちゃん やきそば弁當」(Maruchan 炒麵便當)[10][21],東北及信越地區則是「マルちゃん 焼そばバゴォーン」(Maruchan 炒麵BAGOOOON)[22]。而在關東地區,Maruka食品的「ペヤング ソース焼きそば」(Peyoung醬汁炒麵)則擁有極高人氣[22]。
2010年3月推出的Acecook「JANJANソース焼そば」(JANJAN醬汁炒麵),以直立杯型容器和醬汁預先拌入麵條等特色廣受歡迎。根據日經POS數據,其上市首週(同年3月15日數據)銷量僅次於龍頭品牌「U.F.O.」,4月份銷量亦位列三甲,並被列為該年上半年的熱賣商品之一。至2010年中期,該產品持續佔據杯裝日式炒麵銷量榜的第二、三位,顯示直立杯型已成為市場上一股新勢力[23]。
主要產品(包括已停產產品)
- 明星食品
- 東洋水產
- 昔ながらのソース焼そば(懷舊醬汁炒麵)
- 焼そば名人(有醬汁味及鹽味,開放價格產品)
- やきそば弁當(北海道限定產品)
- 焼そばバゴォーン(東北・信越限定產品)
- ごつ盛りカップ焼そば(「でか一ソース焼そば」的後繼產品,有醬汁味及鹽味,醬汁味附送「キユーピーからしマヨネーズ」(QP芥末蛋黃醬))
- 俺の塩(鹽味杯裝日式炒麵的先驅產品,特色為1分鐘即可食用,麵條如素麵般幼細)
- あしたのジョー クロスカウンター焼きそば(為紀念《鐵拳浪子》連載40周年,於2010年2月推出的春季限定產品)
- マルちゃん焼そば 大盛り(將該公司暢銷的冷藏麵「マルちゃん焼そば 3人前」的味道盡可能在杯裝日式炒麵中重現的產品,自2011年度起作為夏季限定產品發售)
- CO-OPソース焼そば(日本生活協同組合連合會的產品,代工生產)
- CO-OP塩焼そば(日本生活協同組合連合會的產品,代工生產)
- 日清食品
- 日清焼そばU.F.O.
- 日清デカ王 超大盛ソース焼そば2.0(可視為下方「日清焼そばカップ」的超大碗版本)
- 日清焼そばカップ(自2007年起列為開放價格產品)
- 日清焼そばカップ Wからしマヨネーズ付(系列中唯一非開放價格產品)
- 日清焼そばカップ からしマヨネーズ付(西日本限定產品,開放價格產品)
- 日清からしマヨネーズ焼そば(東日本限定產品,開放價格產品)
- 日清くらしモアソース焼そば(日本流通産業的產品)
- やきそばできました。(北海道限定產品,自2009年4月下旬起改為開放價格產品)
- ファイターズ焼そば(北海道限定產品,與ファイターズヌードル同為球隊官方商品)
- まるか食品
- ペヤングソースやきそば
- ペヨングソースやきそば(ペヤングソースやきそば的廉價版)
- サンヨー食品(札幌一番)
- オタフクお好みソース焼そば(與Otafuku Sauce的聯乘產品)
- 塩カルビ味焼そば(鹽味牛肋肉炒麵)
- BIG アラビヤン焼そばカップ(2008年6月至8月限定發售)
- 庶民の焼そば(2009年1月至3月期間限定產品,與人氣搞笑組合「髭男爵」聯乘)
- エースコック
- ヤマダイ(ニュータッチ)
- 東京淺草ソース焼そば
- 辛さがうまいキムチ焼そば(惹味泡菜炒麵)
- 德島製粉
- 金ちゃん焼そば(直立杯型)
- 金ちゃん焼そば屋ソース味
- 大黑食品工業
- 大黒 広島風お好み焼そば(大黑 廣島風御好燒炒麵)
- マイフレンド ソース焼そば(My Friend 醬汁炒麵)
- 麺のスナオシ
- ソースやきそば(使用碗型杯)
Remove ads
其他
註腳
出處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