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70-000型電聯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70-000型電聯車(日語:東京臨海高速鉄道70-000形電車/とうきょうりんかいこうそくてつどう70-000がたでんしゃ Tōkyō rinkai kōsoku tetsudō 70-000-gata densha */?)是東京臨海高速鐵道臨海線用的直流通勤型電聯車[2]。
Remove ads
概要
70-000系於1996年3月開始投入服務。本型車由川崎重工業車輛公司負責製造。列車的設計以東日本旅客鐵道的209系電聯車做為藍圖[4]。由於車輛保養皆委託JR東日本東京總合車輛中心維護,因此零件互通性與JR東日本的互通性極高,也可減少列車保養成本與製造成本。在臨海線新木場站至東京電訊港站段於1996年(平成8年)3月30日通車時,列車只有4輛(Tc-M-M-Tc),但大多數月台均預留10輛。隨著2002年(平成14年)12月1日臨海線全線開業及JR東日本埼京線的相互進入行駛開始,令臨海線內的専用列車長度增至6輛(Tc-M-M-M-M-Tc)。直到2004年(平成16年)10月16日,臨海線全部列車變為10輛編成(Tc-M-M-T-M-M-T-M-M-Tc),而部份JR車輛亦只在臨海線內運行。
由於本型車與JR東日本209系大多設計相同,因此在新保全體系上相當出色,列車全數配屬於東臨運輸區,再剛開業時只營運到東京電訊港站,因此東京電訊港站部分未啟用的路線作為滯留線使用,車輛維護的部分除了列車清潔外皆外包給JR東日本進行保養,2002年(平成14年)八潮機廠(東臨運輸區)完工之後才取消車站滯留[5]。
Remove ads
規格與構造
車體使用輕量化不鏽鋼製造,列車車頭端面造型使用FRP製造,以「追求現代溫暖」設計外型[2],製造設計主軸為「適合沿海副中心的外觀和室內設計」、「增加旅客載運量」以及「減少養護成本」[5]車身結構與209系相同,除板金厚度相較209系t=1.2mm厚0.3mm,板金厚度1.5mm[3]。


課室內部以川崎重工製209系為基礎,以玻璃纖維作為主要材料[5],內裝配色以米色為基礎,車廂端面及車門邊的座椅擋風板使用米色木紋[5],座椅絨布使用水藍色,座椅末端及中段設有握桿,每輛車端面設有輪椅停放空間,列車車門以不鏽鋼製造,車廂側嵌有米色飾板,車門玻璃在初期採用金屬壓腳支撐,但2002年後改使用膠黏玻璃,除了減少安裝成本,也消除了車門與車窗間的支撐平台。門機設備與209系同樣採用氣壓缸驅動,車廂間設有貫通門[5]。
車窗玻璃採用灰色隔熱貼紙,透光率為41%,因此省略了窗簾的安裝[5]。車門與車門間設有大片固定窗[5],但因車廂通風問題,於2006年時更改成可開關的窗戶[6]。車廂空調採用48.8kW(42,000kcal/h)集中式空調[7]。
2006年7月起,博愛座改每節車廂都有,並將博愛座附近的吊環改成與JR車一樣的黃色吊環。另外,在每個博愛座吊環上都貼有與JR東日本一樣的行動電話使用注意標誌。
-
剛出廠時的內裝
(2002年5月25日) -
座椅絨布更換後的內裝
(2021年8月) -
輪椅停放空間
(2021年8月) -
座椅絨布更換後的座椅
-
乗務員室背面隔牆
-
駕駛台
Remove ads
駕駛室配置與209系幾乎完全相同,主控制把手以左手操控[7]。駕駛室後方牆面設有緊急逃生口與大片窗戶。
行車裝置與209系基本上相同,無論是4輛編組、6輛編組還是10輛編組的列車MT比(拖動比),啟動加速度皆為2.5km/h/s[8]。在6節車廂和10節車廂的列車中,變頻器安裝了模式轉換開關,使所有列車獲得相同的啟動加速度[5]。
剛出廠時控制裝置採用三菱電機製GTO變頻器[7]。於2010年機電更新時改為IGBT變頻器。最初的4輛編組列車拖動比為2M2T,現今10 輛編組列車拖動比為6M4T。由於臨海線斜坡段的坡度較陡,為防止列車故障,因此使用提高動車比,在單輛動車故障時,仍可自力回送回維修廠[5]。
-
VVVF變頻器(MAP-108-15V57型)
-
靜態逆變器(SVH210-4007B型)
-
螺桿式空壓機(SL22-4型)
-
KW151型動力轉向架
-
KW152型無動力轉向架
主馬達採用三菱電機製三相交流鼠籠式馬達[7]。初期車使用MB-5068-A型或B型,為減少運轉低噪音和維護成本,2002年增購的車輛改用MB-5068-C型[5]。
制軔系統採用再生制軔並用電器指令制軔,拖車使用延遲制軔,並備有備用剎車和防雪剎車[2]。動力運行和正常減速皆採用數位號誌控制與傳出[7]。每個設備由一個控制傳輸設備管理,軟體使用與JR東日本新幹線新型列車MON8型相同[5]。
Remove ads
編成表
車輛編號連字號前的「70」為系列編號,連字號後的2位數編號為編組流水編號,第3位數為節數順序編號。編碼方式與東京都交通局10-000型電聯車大致相同。
Remove ads
歷史


- 1999年(平成11年):第二批量產車4輛編組1列(05編組、計4輛)出廠。
Remove ads
運用方式
主要行駛於臨海線及與埼京線、川越線直通運轉,川越線主要行駛大宮-川越間。原則上車次編號80、90是70-000型行駛,但在某些情況下,70-000型列車可能會代替JR列車(反之亦然)。
因列車運用關係,臨海線僅與埼京線、川越線直通運轉,不與相鐵線直通運轉。
機電系統更新
本型車自1996年起已啟用了14年,依照定期養護成本比例於2011年達到更新門檻,因此進行機電設備更新[6],並於2018年完稱更新。更新對象為故障率最高的編組開始進行改造,將故障率高的編組開始排序到故障率低的編組,依照排序進行更新[6]。
- 2010年度:第1編組
- 2011年度:第2編組
- 2013年度:第3編組[6]
- 2015年度:第6編組
- 2016年度:第7編組
- 2017年度:第8編組
- 2018年度:第9編組、第10編組
更新內容如下
- 制軔控制裝置更新。
- 保安裝置ATS-P更新。
- 更新控制傳輸設備(監控設備)。
- 車頭燈改為LED燈。
未來發展
隨著本型車逐漸老化,未來將會被東京臨海高速鉄道71-000型新型車輛替代。新車將於2025年度後半開始引入,預計2027年度中期完成車輛替換[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