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都立第五福龍丸展示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京都立第五福龍丸展示館(日語:東京都立第五福竜丸展示館)是一座位於日本東京都江東區夢之島夢之島公園內的展示設施,該館舍以展示第五福龍丸為主題。
建築的設計由杉建築設計事務所的杉重彥負責。該建築榮獲第13屆(2013年度)日本建築師協會25年獎[1]。
沿革
1954年(昭和29年)3月1日,日本遠洋鮪漁船第五福龍丸在美國海軍進行的水下氫彈試爆(代號:城堡行動)中,遭受到輻射落塵的汙染,引發了一次輻射暴露事件。導致通信員久保山愛吉身亡。美方建議在去除放射性物質後則對船體進行廢棄處理,然而日本方面則強烈主張保存船體作為未來的資料。最終,由當時的文部省以購買方式解決。在東京都港區的東京水產大學進行約2年的殘留輻射能測試。確認安全後,船體在三重縣伊勢市大湊町的強力造船所進行了改造。
其中船甲板進行了更換,魚倉的大部分被改建為教室,船體經過重新塗白。作為東京水產大學的練習船隼丸(はやぶさまる)用於學生的航海實習10年,1967年,由於船體老朽,擁有單位決定將隼丸報廢,在拆除掉一些還可以繼續使用的零件並拋棄至御濱町沖後後,將身送則到東京都江東區夢之島旁的第15號掩埋場拆解拋棄。但在同年,東京都的一些政府職員發現到它的存在而發起保存舊船的運動,江東區的居民紛紛發聲要求保存。隨著保存聲勢的高漲,當地義工以30萬日元的價格購回了船體,並在全日本進行保存募捐和簽名活動。
1973年,隨著「被爆的證人:第五福龍丸保存呼籲」的提出,第五福龍丸保存委員會成立。當時擔任東京都知事的美濃部亮吉及其他各界名人均參與其中,使得針對該船隻的保存運動逐漸擴大。在此期間進行了將船名恢復為「第五福龍丸」的工作,並舉辦了使船體更美觀的活動,包括聚會、寫生會、風箏升空大賽、俳句會等。同年底,第五福龍丸保存和平協會(1974年更名為第五福龍丸和平協會)成立。船體由該協會捐贈給東京都,並於1976年6月10日開館,以祈願不再發生由原子彈和氫彈引起的悲劇。[2]
1996年12月,經由當地運動、募捐等,成功將原先沉沒在御濱町沖的引擎打撈上來。在暫時在母港焼津等地展示後,被東京都接收,於2000年1月開始進行展示。2018年7月,為了修復老舊的建築而進行暫時休館[3],並於2019年4月2日重新開放。展覽則進行擴充,包括了原船員的口述證言和船內的3D影像等。[4]
Remove ads
展示物
- 第五福龍丸船體
- 船體上的放射性落下灰
- 當時的行事曆和事件紀錄的日誌
- 蓋革計數器
- 船員手記及證言錄
- 收到的慰問信
- 馬紹爾群島核災的區域
- 全球被曝倖存者區
- 久保山紀念碑(戶外)
- 鮪魚塚(戶外)
- 第五福龍丸引擎(戶外) [5]
-
展示館外觀
-
第五福龍丸船尾
-
久保山紀念碑
-
第五福龍丸引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