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鄭台灣建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元1661年4月,延平王鄭成功東征,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台江內海,改赤崁地方東都明京,建立承天府,下轄天興萬年二縣,並設置中央政府機關以管理東都。

建置與改制

  1. 1655年,鄭氏尚在中國,以南明桂王(永曆帝)遠在雲南,乃議設六官
  2. 1661年6月,鄭成功詔諭:「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本藩已手闢草昧,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來胥宇,總必創建田宅等項,以遺子孫。」、「承天府安平鎮,本藩暫建都於此,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家眷暫住於此。隨人多少圈地,永為世業。」[1]
  3. 1664年,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以陳永華諮議參軍,於六官之上,綜理政務。[2]
  4. 1674年,鄭經出兵攻打清朝,授陳永華東寧總制」的官職,統領政務。[3]
  5. 1679年,鄭經採用陳永華之建議,冊立元子鄭克臧世子,並授職監國,於總制與六官之上,總攬國政。[4]

中央官制

行政機關

[5]
 
 
 
 
 
 
 
 
 
 
 
延平王招討大將軍
 
 
 
 
 
 
 
 
 
 
 
 
 
 
 
 
 
 
 
 
 
 
 
 
 
 
 
 
 
 
 
 
 
 
 
 
 
 
 
 
 
 
 
 
 
東寧總制
 
 
 
 
 
 
 
 
 
 
 
 
 
 
 
 
 
 
 
 
 
 
 
 
 
 
 
 
 
 
 
 
 
 
 
 
 
 
 
 
 
 
 
 
 
諮議參軍
 
 
 
 
 
 
 
 
 
 
 
 
 
 
 
 
 
 
 
 
 
 
 
 
 
 
 
 
 
 
 
 
 
 
 
 
 
 
 
 
 
 
 
 
 
 
 
 
 
 
 
 
 
 
 
 
 
 
 
 
 
 
 
 
 
 
工官
 
贊畫兵部[6]
 
吏官
 
 
 
戶官
 
禮官
 
刑官
 
 
 
 
 
 
 
 
 
 
 
 
 
 
 
 
 
 
 
 
 
 
 
 
 
 
 
 
 
 
 
 
 
協理工官
 
協理兵官
 
協理吏官
 
 
 
協理戶官
 
協理禮官
 
協理刑官
 
 
 
 
 
 
 
 
 
 
 
 
 
 
 
 
 
 
 
 
 
 
 
 
 
 
 
 
 
 
 
 
 
工都事
 
兵都事
 
吏都事
 
 
 
戶都事
 
禮都事
 
刑都事
 

其他機關

更多資訊 機關名稱, 機關功能 ...

地方官制

1664年東都改名東寧、承天府被撤銷後:

 
 
 
 
 
 
 
 
 
 
 
東寧
 
 
 
 
 
 
 
 
 
 
 
 
 
 
 
 
 
 
 
 
 
 
 
 
 
 
 
 
 
 
 
 
 
 
 
 
 
 
 
 
 
 
 
 
 
 
 
 
 
 
 
 
 
 
 
 
 
 
 
 
 
 
 
 
 
 
北路安撫司
 
澎湖安撫司
 
南路安撫司
 
 
 
承天府
承天府府尹
(1661-1664)
 
天興州[7]
天興州知事[8]
(1664年縣改州)
 
萬年州[9]
萬年州知事[10]
(1664年縣改州)
 
 
 
 
 
 
 
 
 
 
 
 
 
 
 
 
 
 
 
 
 
 
 
 
 
 
 
 
 
 
 
 
 
 
 
 
 
 
 
 
 
 
 
安平鎮
後隸天興:
武定里
永康里
廣儲里
長興里
新豐里
歸仁里
永豐里
保大里
後隸萬年:
仁德里
仁和里
永寧里
新昌里
 
安定里
開化里
善化里
新化里
感化里
 
文賢里
崇德里
依仁里
長治里
嘉祥里
維新里
仁壽里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條目與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