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塞克斯王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撒克遜王國(古英語:Ēastseaxna rīce;拉丁語:Regnum Orientalium Saxonum),又稱艾塞克斯王國(英語:Kingdom of Essex),是中世紀前期位於英格蘭的盎格魯-撒克遜七大王國之一。成立於6世紀,領土涵蓋今天的艾塞克斯郡、密德瑟斯郡、大部分赫特福郡,並短暫統治過西肯特郡。艾塞克斯王國的最後一位國王西格雷德於825年將王國割讓給威塞克斯的國王埃格伯特,之後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份。
Remove ads
領土範圍
艾塞克斯王國北鄰斯陶爾河和東盎格利亞王國;南臨泰晤士河和肯特王國;東臨北海;西臨麥西亞王國。領土內的兩座城市:科赤斯特和倫敦,分別都是羅馬統治時代的行省首府。
根據歷史紀錄,艾塞克斯王國內包含了中撒克遜省[1],也就是後來的密德瑟斯郡以及赫特福郡的大部分地區[2],不過根據土地契約的證據顯示這不是艾塞克斯的核心領土。在核心領土內,艾塞克斯可以自由地授予土地特許權,但在較遠的西部地區必須要得到其宗主麥西亞國王的同意。艾塞克斯王國有時候是由兩位國王共同統治,中撒克遜省很可能是其中一位共治國王的領地[3]。 密德瑟斯郡以及赫特福郡與艾塞克斯的連結還反映在今天的坎特伯里教省下的倫敦教區,該教區於 604年重建為東撒克遜主教教區,其邊界一直以艾塞克斯王國為基礎直到19世紀。
東撒克遜人也對間歇的控制薩里郡[4]。 在8世紀的短暫時期,艾塞克斯王國也曾控制西肯特地區。
現代英國的艾塞克斯郡保留其北部和南部的歷史邊界,但僅涵蓋利河以東的領土,其他部分則在8世紀被鄰國麥西亞掌控。 [2]
根據《部族藏書》紀錄,艾塞克斯王國的領土規模約有7千海德(Hide,一種土地丈量單位,用以計算麥西亞部落及附庸王國應負擔的軍役和稅收)。
Remove ads
歷史紀錄
雖然艾塞克斯王國是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的七大王國之一,但它的歷史並沒有得到詳細的記載。艾賽克斯王國留下相對較少的地契資料[5],《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也沒有相應手稿,在編年史中唯一提及的人物是梅利多主教[6],結果使得艾塞克斯王國的歷史相對模糊[7]。在王國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艾塞克斯國王都奉一位鄰國國王為宗主,包含肯特國王、東盎格利亞國王或麥西亞國王。 [8]
約自五世紀早期,撒克遜人對開始在後來艾塞克斯王國的土地上定居。這些定居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老薩克森[9]。根據《不列顛人的歷史》記載的傳說故事「長刀的背叛」,約於西元460年至高王沃蒂根將原本由凱爾特布立吞人所統治的艾塞克斯割讓給撒克遜人。
有學者認為艾塞克斯的領土可能和羅馬不列顛時代特里諾文特人的凱爾特部落有關[10]。研究顯示兩者有著和平共存的模式,維持羅馬不列顛的建築景觀,其中撒克遜人定居者可能只是少數[11]。
艾塞克斯主要靠著吸收較小的小王國或撒克遜部落發展壯大[12],在6世紀發展成獨立王國。如同其他七大王國的早期統治者,艾塞克斯君主的名字、在位期間和成就都只能推測。
艾塞克斯王朝聲稱是撒克遜主神撒克斯內亞特的後代,他們又將撒克斯內亞特奉為沃丁之子,來宣稱自己是沃丁的後代。9世紀的威塞克斯王國編製了一份艾塞克斯王室家譜,然而倖存的副本殘缺不全[13]。在艾塞克斯王國的歷史中,王國內的小國王有時候似乎能夠共同統治王國[2],他們在王國內的不同地區行使權力。根據《東撒克遜王表》第一位有紀錄的國王是埃什溫,自西元527年開始統治,然而對於他的統治時長難以判斷。另外根據其他資料的紀錄,艾塞克斯王室的開創者是史雷達 [14]。艾塞克斯國王的名字幾乎都以字母S為開頭,是著名的特徵。
艾塞克斯國王發行的硬幣與西元1世紀的布立吞國王庫諾貝林發行的硬幣相呼應,不但強調與古代統治者的聯繫,同時表明王國獨立於麥西亞的統治。 [15]
Remove ads
基督教在4世紀(羅馬統治晚期)在特里諾文特人中蓬勃發展。相關考古證據例如科赤斯特的一座教堂遺蹟可追溯到西元320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即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授予基督徒崇拜自由後不久[16];另有在威克福德遺址的瓷磚上還有在布倫特伍德發現的金戒指上都有留下象徵耶穌的凱樂符號[17]。6世紀由異教國王統治的艾塞克斯王國中,基督信仰的存續情況並不清楚。
關於艾塞克斯王國最早的英語記錄可以追溯到標德的《英吉利教會史》 ,其中紀錄到主教(後來的聖人)梅利多於604年抵達倫敦。肯特國王埃塞爾伯特(根據標德的說法是南英格蘭的霸主)在 604 年之後不久便將影響裡擴張到艾塞克斯,當時因為他的介入使他的侄子艾塞克斯國王賽伯特(史雷達之子)皈依基督教。也是埃塞爾伯特在倫敦捐獻並建造了今天聖保羅大教堂的前身。標德將埃塞爾伯特稱為賽伯特的宗主[18][19]。 616年賽伯特去世後,梅利多遭到驅逐,王國恢復了異教信仰。這可能是在反對肯特人對艾塞克斯事務的影響,而不是反基督教[20]。
王國在好人西格伯特二世時重新皈依基督教,當時聖賽達帶著傳教任務在提拉堡(可能是現在的東提爾布利或西提爾布利)和伊桑赤斯特(幾乎可以肯定是現在的濱海布拉德韋爾)建立了修道院。 2003年在普利特韋爾發現了一座王室陵寢,發掘出金箔包覆的十字架,表明墓室主人是基督徒。若該陵寢屬於國王,則該國王可能是塞伯特或西格伯特(653年遭謀殺)。墓室也有可能不屬於王室成員,而是一位身份不明有錢有權勢的人[21]。

艾塞克斯王國又在660年隨著異教國王史威斯赫爾姆登基而再度回歸異教,他在662年皈依基督教但在664年去世。他的兩個兒子西格赫爾和賽比繼位。同年的一場瘟疫導致西格赫爾和他的子民放棄基督教,艾塞克斯第三次回歸異教。這場異教叛亂被麥西亞國王伍爾夫爾鎮壓並自立為艾塞克斯的宗主。標德稱西格赫爾和塞比為「臣服於麥西亞國王伍爾夫爾的統治者」[22]。伍爾夫爾派利奇菲主教賈魯曼使東撒克遜人重新皈依[23]。
威尼和艾爾肯瓦爾德分別在666年和675年被任命為倫敦主教[24],對東撒克遜王國擁有屬靈權威。在舊聖保羅大教堂中有一個小石棺上面刻著賽比 (艾塞克斯)(約664年–683年),但是在1666年的倫敦大火中遺失。石棺上的銘文由保羅·亨茨納紀錄,並經過羅伯特·納頓翻譯如下:「此為艾塞克斯國王賽比之棺,他於677年在倫敦主教聖艾爾肯瓦爾德的引導下皈依。[25]」
雖然艾塞克斯王國在8世紀時失去了倫敦和其餘的中撒克遜地區,倫敦主教依然對王國和未來的艾塞克斯郡擁有屬靈權威,一直到1845年[26]。
Remove ads
儘管艾塞克斯王國在歷史上相對低調,但王國和泰晤士河對岸的肯特王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史雷達國王與肯特國王埃塞爾伯特的妹妹瑞丘拉結婚。在8世紀的短暫時期內,王國領土包括西肯特。在此期間,艾塞克斯國王發行了自己的厚銀幣,也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獨立性[27]。 然而到了8世紀中葉,王國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倫敦,都落入了麥西亞王國手中。殘存的領土大致和現代的艾塞克斯郡差不多[28]。 825年左右,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擊敗麥西亞國王伯恩伍爾夫後,艾塞克斯的末代國王西格雷德向埃格伯特臣服,艾塞克斯王國遂成為威塞克斯領土的一部份[29]。
麥西亞人可能在艾塞克斯被威塞克斯併吞後繼續控制部分地區,825年後的一份麥西亞王國的土地契約上顯示他們可能扶植一位名叫西格里克的人為艾塞克斯國王[30]。 在9世紀,艾塞克斯是一個包括索塞克斯、薩里和肯特在內的一個小王國的一部分[30]。 在878年至886年間的某個時候,威塞克斯王國根據阿爾弗雷德和東盎格利亞王國的丹人國王古斯倫的條約,威塞克斯將艾塞克斯的領土正式割讓給了東盎格利亞的丹人區。在長者愛德華重新征服艾塞克斯後,艾塞克斯成為了一個郡,其行政首長也被稱為郡長[31]。
Remove ads
國王列表
下列名單可能省略整個世代。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