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極點五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極點五筆,全稱為「極點中文漢字輸入平台」,開發者為杜志民。極點五筆是一款完全免費的,以五筆輸入為主,拼音輸入為輔的中文輸入軟體。它同時支持86版和98版兩種五筆編碼,全面支持GBK:避免了以往傳統五筆對於「鎔」「堃」「喆」」「冇」「囉」等漢字無法錄入的尷尬。同時,極點五筆完美支持一筆、二筆等各種「型碼」及「音型碼」輸入法。
Remove ads
開發背景
1986年,王永民開發了五筆字型輸入法,從那時起,五筆字型在中國大陸的調整漢字錄入軟體中一直占居著主導的地位。出於對王碼的認同,微軟公司從王碼公司手上購得授權,把五筆字型輸入法軟體集成到微軟OFFICE辦公套件中,從那裡起五筆字型輸入法的外觀及功能便基本確定下來。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及中國大陸電腦的普及,很多用戶開始對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簡單功能表示懷疑,在90年代初,五筆字型輸入法第一個創新產品陳橋智能五筆問世,智能五筆開創了五筆輸入法創新的道路。從那以後中國程式設計師對五筆字型輸入法的創新就沒有停止過。
2001年,極點五筆作者杜志民開始從事極點五筆的開發。當時,拼音輸入法在中國大陸的輸入法軟體領域已經開始占居主導地位,大量用戶在已經熟悉拼音輸入法的基礎上學習五筆輸入法,很多人由於五筆字型輸入法需要背誦大量字根而中途放棄學習。基於這種情況,杜志民開發了一款稱為五筆拼音的輸入法,在採用五筆字型編碼的同時,用戶可以使用拼音作為輔助錄入,這是極點五筆的前身[1] 。
Remove ads
版本相關
極點在開發的過程中出現了多種版本,以適合不同用戶的需求。從4.5SE起,發行可以分別運行於簡體及繁體視窗系統上不同版本。
微軟開始Windows系統之初,由於沒有考慮到各國不同語言的兼容問題,在Windows 98、Windows ME以前,系統都使用ANSI編碼,要讓Windows系統顯示其它非本地語言的文件,運行非本地語言的軟體是相當困難的。極點五筆早期的版本也是以ANSI編碼的軟體,很多時候,無法在非簡體中文系統中正常運行。極點五筆採用ANSI編碼的最後一個公開發布和版本為極點五筆5.1。
為了解決在非簡體中文系統中的應用問題,杜志民於2006年5月份始著手開發了一個全新的極點五筆版本,該版本採用Unicode編譯,支持多國語言,能夠正常在非簡體中文Windows NT及其以後的系統中使用。
Unicode版本的定位與ANSI版本的功能定位並不一致,而且也是剛剛開始開發,所有Unicode版本現在只有相對重要的幾個功能。
特色功能
- 自定義輸入法皮膚
- 具有傳統的王碼五筆不具備的換膚功能;
- 在線造詞
- 與傳統的五筆輸入法不同,極點五筆允許用戶在輸入的過程中為系統詞庫添加新詞組,默認的快捷鍵位為CTRL+=;
- 在線刪詞
- 在輸入的過程中刪除每戶詞庫中的詞組;
- 在線調頻
- 在輸入的過程中調整系統詞庫的詞序;
- 自動造詞
- 系統自動識別單字或複合字符串為詞組並追加到系統詞庫中;
- 特殊輸出
- 支持各種特殊文本符號、文本符號串的輸出;
- 短文輸出
- 帶時間日期或換行的文本字符串的輸出;
- 筆畫輸入
- 以中文筆畫作為索引的編碼輸出;
- 自定義軟鍵盤
- 自定義軟鍵盤鍵位所對應的文本符號;
- 開放性碼表
- 允許用戶自定義編碼方案,例如定製五筆單字碼表[2] 、雙拼加形碼表等;
- 簡入繁出
- 簡體字編碼輸出繁體文字,並可實現一對多功能;
- 快捷命令
- 在輸入的過程中用特殊的編碼進入設置界面和執行功能切換;
- 命令直通車
- 以自定義的編碼執行Windows命令行;
- 屏幕查詢
- 以滑鼠等操作自動讀取內存中的中文字符中,並返回讀音、編碼等相關信息;
- 臨時GBK功能
- 允許系統默認的GB 2312編碼方案臨時輸出GBK編碼集;
- 編碼反查
- 拼音及五筆編碼互查;
- 快捷時間輸
- 入
以編碼now、week、time、znyr等編碼輸出對應的當前中文式樣,並可自定義格式。
- 界面換膚
- 可換候選窗背景、狀態欄樣式、候選字體、顏色、大小等。
- 字典查詢
- 按Ctrl+/或;ff<回車>或進入字典查詢插件,進行英漢、漢英、漢漢……的查詢、編輯。
- 插件擴展
Remove ads
同類產品
對比
版本歷史[3]
Remove ads
用戶評價
- 極點獲IT世界 2009年裝機必備軟體
- 極點五筆獲PCHOME「用戶選擇獎」
- 極點五筆榮獲「2005~2006 年度《電腦迷》編輯推薦軟體」
- 極點五筆:我最喜愛的五筆輸入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