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生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生祥(1971年11月25日—),是生於臺灣高雄美濃的獨立音樂創作人,並以其關懷鄉土的客語創作聞名。
![]() |
Remove ads
生平

林生祥畢業於臺南二中、淡江大學,在就讀大學期間創立觀子音樂坑並擔任吉他手兼主唱。返回美濃後,觀子音樂坑改組為交工樂隊,擔任吉他、月琴、三弦手兼主唱。交工樂隊解散後,為出版《臨暗》專輯組成生祥與瓦窯坑3樂團,擔任吉他手兼主唱。之後以人數不定型態的形式,擔任「生祥與樂團」吉他手、月琴手兼主唱,隨後更名生祥樂隊。
2003年交工樂隊解散後,林生祥繼續與筆手鍾永豐搭檔詞曲;自專輯《種樹》起,多與日本吉他手大竹研一起創作音樂。2010年春天經由大竹研的推薦,創作團隊加入貝斯手早川徹,自《大地書房》專輯起開始合作。2011年夏天在赴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表演前,打擊手吳政君加入。2012年7月因球友算筆畫,認為「生祥樂隊」大吉,因此團隊更名生祥樂隊。2012年開始委託造製琴師劉志偉製造六弦月琴、川畑完之(Kanaji Kawabaka)製作電月琴,量身訂作出一把獨有的月琴。
2015年錄製反空污概念雙專輯《圍庄》,包括「我庄三部曲」中的二部曲「圍庄」和三部曲「動身」,參與樂人包括大竹研、早川徹、福島紀明、吳政君、黃博裕。[2]
圍庄概念雙唱片由於未獲得唱片公司投資,因此於2016年在網路平台上尋求募資。[3] 《圍庄》雙專輯於2016年5月21日出版,並於2016年10月起進行校園巡迴,最終獲得金曲獎評審團獎。[4]
2017年林生祥和王昭華合作,製作《大佛普拉斯》電影原聲帶,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
Remove ads
音樂作品
觀子音樂坑時期
交工樂隊時期
- 我等就來唱山歌(1999年)
- 菊花夜行軍(2001年)
生祥與瓦窯坑3時期
- 臨暗(2004年,林生祥、鍾玉鳳、陸家駿、彭家熙)
- 種樹(2006年,林生祥、平安隆、大竹研)
- 野生(2009年,林生祥、大竹研)
- 大地書房(2010年,林生祥、大竹研、早川徹)
生祥樂隊時期
參與專輯/EP
- 鯨魚的歌聲:收錄《愛行奈去》
- 美麗之島,人之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收錄交工樂隊《非核家園進行曲》
- 甜蜜的負荷:吳晟 詩.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登真:立委邱議瑩競選歌曲,未發行實體唱片
- 野來野去唱生趣:野來野去唱生趣 (CD+教學伴唱光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野來野去唱生趣2:野來野去唱生趣2 (CD+教學伴唱光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野來野去唱生趣3:野來野去唱生趣3 (CD+教學伴唱光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不核作:收錄《Formosa加油加油加油》臺灣獨立音樂反核輯 不核作(2C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生祥反核歌 6歲女兒寫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天空的眼睛:收錄《池上197》天空的眼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賀!《天空的眼睛》榮獲2015年第14屆美國獨立音樂獎(IMA)「最佳傳統世界音樂(World Traditional)」大獎!
- x+y係幾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為返鄉製作青少年客語專輯系列的首張專輯,和青少年合作演唱,推出後廣受好評
- 笑笑仔世界:作家甘耀明《喪禮上的故事》內容發想成10首客語兒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大佛普拉斯》電影原聲帶:2017年5月出版,林生祥、早川徹、大竹研、樹葉(廖柏鈞)、吳政君演奏製作大佛普拉斯專輯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青春個該兜事:為返鄉製作青少年客語專輯系列的第二張專輯
- 係毋係罅擺:為返鄉製作青少年客語專輯系列的第三張專輯
- 頭擺頭擺[9]:收錄野來野去唱生趣1~3輯中的林生祥創作童謠、Formosa加油加油加油(原收錄於《不核作》),新收錄119(為高雄市消防局創作)[10]、美濃廣興國小校歌[11]。2018/6/1發行。
- Edamame毛豆之歌:受邀創作Edamame毛豆之歌。有數位上架。限量壓製EP作為毛豆同業流通,實體EP沒有商業發行。[12]
- 對面烏單曲:拓撲檔案發行對面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單曲。
Remove ads
配樂作品
- 電視電影《唱歌給你聽》原聲帶
- 紀錄片《黃金蝙蝠》[13]
- 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
- 電影《大佛普拉斯》[14]
- 電影《陽光普照》[15][16]
- 公視戲劇「寒夜續曲」片尾曲《片尾曲Ⅰ》、《細妹你看》:收錄於專輯「臨暗」。[17]
- 公視節目「台灣百年人物誌」片頭曲《台灣百年人物誌》(交工樂隊)[18]
- 公視節目「探索新美台灣」主題曲《再思想起》
- 公視短片「豐彩臺灣」:台灣紅、台灣青、台灣金
- 公視短片「畫我台灣」:畫我台灣-陳澄波的淡水印象、廖繼春的河海風光、李梅樹的三峽情懷、顏水龍的蘭嶼所見、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郭雪湖的南街殷賑
- 客家電視台戲劇「菸田少年」片頭曲《菸田少年》、片尾曲《毋好噭》
- 客家電視台戲劇「大將徐傍興」片尾曲《徐傍興平板》
- 客家電視台「西拉雅追鷹人」客語配音:生態攝影師萬俊的紀錄片,內容為台南新化大目降的「大冠鷲家族」與「綠谷西拉雅家族」的故事。
- 電玩「神之鄉」:北管配樂
獎項紀錄
其他獎項
- 2014年入圍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民謠藝人、年度最佳其他方言專輯(《我庄》)、年度最佳客語歌曲(讀書/《我庄》)[19]。
- 2017年8月以《圍庄》雙CD獲得第17屆華語音樂傳媒音樂大獎公開獎最佳樂隊(生祥樂隊《圍庄》)、最佳專輯設計(羅文岑《圍庄》)。[20]
Remove ads
公民參與
2013年8月14日,林生祥與導演柯一正、作家馮光遠、環保法律人文魯彬、作家南方朔、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等發起「憲法133實踐聯盟」,推動罷免「曲從馬意、違反民意」的立法委員,以促進臺灣民主深化,讓代議士知道民主不是只有4年1次的選舉,罷免更不是只寫在《憲法》第17條與第133條的空話。聯盟發表「公民罷免運動聲明」,[21]但因罷免總統門檻太高,將發動從各選舉區罷免馬系立委下手。[22][23][24][25]
軼事
- 2007年,林生祥獲得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歌手兩項獎項。不料他在臺上拒領以語言分類的二項獎項,認為音樂獎項應以類型分類、不應以語言分類。金曲獎舉辦以來首次有人拒領獎項,引起社會討論。[26][27],其後並將獎金捐贈給美濃自發性的種樹團隊、美濃的社區報、有機農業雜誌和為臺灣國內農業聲援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28]。2010年後,林生祥不再報名金曲獎語言類獎項。2017年,金曲獎設立不分語言的年度專輯獎,可說試圖跨越語言藩籬的嘗試。
- 2016年5月23日,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質詢客委會主委李永得時,問及總統就職典禮上表演歌手「就客家林生是不是?」李永得回:「林生祥」,不料黃昭順竟聽成「鈴聲響」,還接著回答「鈴聲響嘛?客家鈴聲響嘛,這個歌曲是滿出名的。」[29][30] 事後黃昭順公開在facebook上道歉,表示「對林生祥先生這樣一位充滿才華與理念的音樂人感到抱歉。」[31]而林生祥也在facebook公開回應表示「謝謝黃委員,我真的不在意,也不覺得一定得認識我的名字或者是音樂,這不是什麼大事,我從來就不那麼在乎是不是名人這件事情。」,並邀請黃昭順參加6月25日生祥樂隊在高雄駁二月光劇場的演唱會。「關於空氣污染的問題應該不分藍綠,每一位立法委員都應該來關注這個議題,因為全臺灣只剩下臺東的空氣合格。」而這場演唱會的盈餘將捐給長期關注空污議題的環保團體。[32]因此而出現新的外號「鈴聲響」(發音近似林生祥)。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