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繼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繼庸(1896年—1985年),號仲庸,男,廣東香山人[1][2](今廣東南蓢大車村人),中國實業家。早年曾在美國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1932年回國以後進入剛剛成立的國防委員會,1936年,林繼庸出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專門委員兼工業聯絡組組長。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林繼庸負責中國將工廠撤離至戰爭後方,使得中國工業得以持久支持國家抗戰,被譽為「遷廠之母[3]」。抗日戰爭後期,林繼庸出任新疆建設廳長[4]。1944年被誣陷為共產黨而入獄。1949年赴台。

生平
林繼庸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理工科預科,1919年天津北洋大學採礦系肄業。1920年到美國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攻讀化學。1926年林繼庸回國,任廣東化學工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4][5]
1932年日軍侵占上海,爆發一·二八事變,林繼庸被十九路軍聘為技術顧問兼技術組長[4],參與製造化學武器。同年12月任國防委員會國防化學委員,邀約集結徐學禹等人計劃以水雷引爆日軍停泊在上海虹口匯山碼頭附近的旗艦「出雲號」,未炸毀敵艦,但將日本大將震傷。日本大將不久身亡,林繼庸因此成為日軍追殺目標。1933年為避日軍搜捕,前往歐洲。[5]
1937年7月28日,林繼庸力爭搬遷上海工廠到內陸省份,國民政府派他到上海與企業家做接洽與調查,當天下午林氏抵達上海。林繼庸遊說兩日只得到兩家工廠的支持,30日晚林繼庸返回南京復命。淞滬會戰前夕林繼庸被任命為上海工廠遷移監督委員會主任委員,[6][7][8]將民營工廠撤離出即將成為戰場的上海,8月10日林繼庸赴上海就職。在林繼庸的主持下,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在日軍的炮火下共遷出民營工廠146家,機器設備1.6萬噸,技術工人2500多人。之後林繼庸被任命為經濟部工礦調整處的業務組組長,負責其他地方工廠的後撤工作。[3][9]

新疆軍閥盛世才投靠蔣介石後,林繼庸於1943年4月14日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新疆省政府委員兼新疆省政府建設廳廳長。[10]
1944年,盛世才誣陷林繼庸等為混在國民黨內的共產黨,稱林繼庸收受蘇聯賄賂10餘萬元,下令逮捕了1500多人,在重慶盛傳林繼庸死亡的消息,有人在工廠為他立牌位稱其為「工業之神」。吳蘊初以全部家產為他擔保:[3]
「盛世才誣林氏受賄款昧於事實,如果林氏要發財早就發財了,上海廠礦西遷,蔣委員長發給林氏一千多張空白的「特別通行證」,很多人為了得到特別通行證,每想用重金收買,如果林氏要發財,那個時候是可以大發國難財的,何必等到去新疆呢?但林氏始終未為利誘。他對於通行證之使用時很慎重的,凡他認為應該拆遷的工廠,不用他們請求,照發不誤,如果是與拆遷工廠無關重要的則一律拒絕發給。」
他被盛世才當局逮捕並遭到嚴刑拷打,幾乎喪命。[11]盛世才被蔣介石罷免後,他被釋放回到內地。同年10月5日,林繼庸在新疆省的所有職務被免去。[10]
Remove ads
抗日戰爭勝利後,林繼庸任粵桂閩敵偽產業處理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粵桂閩敵偽產業處理局局長。[4]後脫離政壇,返回廣州創辦廣東農業機械公司,擔任總經理。1949年初到香港九龍深水埗,設立達利工業公司,同年末赴台灣定居。曾任行政院善後事業保管委員會秘書長、經濟部工業委員會委員兼召集人等職,後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4]林氏因當年在新疆遭受的折磨,與盛世才是死對頭。晚年雙腿殘廢,臥床達十多年之久,[11]1985年病逝於台北。[5]
著作
- 《民營廠礦內遷紀略》
- 《化學兵器科》
- 《廠礦遷建統計》
- 《皮革》. 商務印書館. 1934-01-01: 104頁.
擴展閱讀
- 《林繼庸先生訪問紀錄》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