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氏麂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菲氏麂(學名:Muntiacus feae)也稱林麂,一種分布於緬甸和泰國交界地區[1]的哺乳動物,隸屬於鹿科麂屬。
Remove ads
發現
義大利探險家萊奧納爾多·費亞(Leonardo Fea)於1887年3月27日在英屬緬甸的丹那沙林山脈採集到一頭雄性菲氏麂。1889年英國學者奧德菲爾德·托馬斯和義大利學者賈科莫·多里亞(Giacomo Doria)首次報道了本種,以發現者的姓氏作為新種的種加詞。[2]
形態特徵
菲氏麂的體型大小與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或赤麂(Muntiacus muntjak)相仿,體長約104厘米,尾長約15厘米,體重20千克左右。身體背部及側面毛黑色,毛尖為棕色,四肢接近為黑色,鼠鼷部及後肢內側白色。尾背黑色,腹面白色。角干長於角柄。[3]
分布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