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柏年號淺水炮艦

法國淺水炮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柏年號淺水炮艦Balny),又譯巴尼號[註 2],是法國海軍為在中國的長江流域進行巡邏而設計建造的一艘長江炮艦[1]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滯留在長江上游,1944年由自由法國贈予中方,改名法庫。此時法庫號因年久失修,艦況已經非常差,不久即從民國海軍退役,結局不詳。

快速預覽 Balny 法庫 Fa Ku, 概況 ...

當時民國政府對外援炮艦命名的慣例是以贈送國名為首字,尋找一個國內的縣名為艦名。本艦在加入中國海軍後的艦名也遵循了這一慣例,艦名來自遼寧省法庫縣[5]

Remove ads

設計和概述

法國為加強在東亞的水上實力,專門建造了若干淺水炮艦。本艦設計上參照了稍早的都大號法語Doudart de Lagrée (canonnière),加強了動力,並因此增加了一座煙囪。長51米、寬7.01米、吃水1.37米,額定201噸,滿載226噸[6]。動力裝置為老式的兩座三脹式蒸汽機,兩座燃煤鍋爐,920馬力,設計14節(26公里每小時)[3]

本艦沒有設置防浪舷牆,而是延續法式設計的平甲板型;艦艏也是採用圓弧形,而並非軍艦常見的尖削艦艏[3]。主炮後方為上層建築,第一層前端為駕駛室,後面是軍官艙室和浴室。中間為煙囪用艙棚,後半段為麵包房、廚房,最後面是軍官會議室兼餐廳,第二個浴室以及廁所。第二層前端為軍官辦公室,煙囪後方為水兵艙室[註 3][7]

本艦的主炮安裝在前部主甲板上[3]。輕武器方面,37毫米炮布置在一樓末端的樓頂處,4挺機槍安裝在煙囪前後的二樓走廊上。[8]

艦歷

本艦1914年6月在南特的(布列塔尼造船廠英語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Bretagne,Chantiers de Bretagne, Nantes)開工建造。中途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有所耽誤,拖延至1920年才建成[6]。期間還一度拆走了艦上一個鍋爐[2]。此後1921年11月10日拆解運往上海,1922年4月6日組裝完成,編入法國海軍長江艦隊[8]

1930年代,法方對柏年號進行了改裝,為其添加了另外一門M1897型75毫米炮。[1]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柏年號前往長江上游[8]。1939年,法國將都大號出售,弗朗西斯·卡尼爾號、剛健號調到越南,只有柏年號還留在長江[9]。此時柏年號部分乘員從陸路由重慶經雲南前往越南,艦上僅剩下少量看守人員[8]

1940年法國向德國投降,成立了維希政府。此時法國海外軍艦大多依舊效忠維琪法國,滯留中國的柏年號也站在了維琪法國一邊[6]。因中法兩國變成了敵對狀態,留守人員將艦上武器拆下來送上岸邊,以示沒有敵意;同時在艦上裝滿石塊,以防中國方面奪取柏年號。不過中方並沒有對柏年號採取任何行動[10]

1944年6月3日法國臨時政府成立,9月法國臨時政府駐華代表貝志高英語Zinovi Pechkoff將軍(Zinovi Pechkoff)代表法方捐贈柏年號予中方。9月28日兩國人員在王家沱法國長江艦隊司令部舉行交接儀式,中方以海軍總司令陳紹寬代表中國政府接收柏年號,改名「法庫」。除了海軍相關人員外,還有國民政府外交部次長吳國楨等一批軍政官員參加儀式。此時法庫號狀況已經很差,無法自航,中國海軍仍然將其列入第二艦隊。[11][5]

1945年12月14日,法庫號從重慶拖航至上海,用途不明[12]。1946年4月中國海軍進行改編,第二艦隊改為江防艦隊。這次改編時沒有法庫號的名字,推測此時已從海軍中退役[13]。有法國學者[註 4]稱法庫號可能此後在解放軍海軍中一直服役,直到1962年方才退役,但未知具體用途和艦名[14]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