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柏拉圖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柏拉圖烴柏拉圖立體分子表現形式,其中頂點由原子取代,邊由原子間的化學鍵表示。[1]

概要

並非所有的柏拉圖立體都有有機分子相對應:

  • 四價的碳不能滿足正二十面體,因為每一個頂點有五條邊相連。雖然有五配位的碳,如CH5+,但這不太可能,雖然已觀測到正二十面體正八面體[2]硼烷[3]
  • 角張力阻止了八面體的形成,[4]且每個頂點與四條邊相連,將不會有氫原子,從而這個假設的八面體的分子將是碳元素的一個同素異形體,C6,而不是烴。八面體的存在性不能被完全排除,但計算表明,它是不太可能的。[3]

另一方面,以下柏拉圖烴已經被合成

正四面體烷(C4H4)尚未被合成,儘管有大鍵角和相應的角張力,但它被動力學預測為是穩定的。已經製得的四面體烴包括正四面體烷的四叔丁基取代物和四(三甲基矽基)正四面體烷。

隨著框架中的碳原子越來越多,烴的幾何形狀更接近一個球體,碳「籠」所包圍的空間也在增加。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就變成了布基球或球形富勒烯(C60)。雖然富勒烯不是烴,但它具有一個阿基米德立體——截角二十面體的形狀。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文獻及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