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柴澤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国、驻美国首任大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柴澤民(1916年10月14日—2010年6月7日)[1] ,男,出生於山西省聞喜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1979年-1983年)。

生平

柴澤民是一個貧民家庭的遺腹子。母親和兩個哥哥從老家重慶移居山西省聞喜縣,他出生於此。柴澤民是兄弟三人中唯一接受教育者。1933年,17歲的柴澤民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成為聞喜縣中社小學教員。後進入運城師範學校學習。在校期間,柴澤民因黨員身份暴露,至西安轉投西北軍楊虎城部的綏靖公署軍醫處培訓班[1],其間曾學習世界語

1937年七七事變後,柴澤民回到了聞喜縣。12月,被任命為中共山西聞喜縣委組織部部長兼聞喜抗日游擊支隊政治部主任。1941年夏,任中共晉豫區條西地委書記。1943年春,任中共中央太岳五區地委書記、太岳軍區五分區政委、司令員。1948年底,進入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學習。1949年初,任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南區分會主任[1]

1949年後,歷任中共北京市郊委書記、市委工業部部長、市委交通部部長[1]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北京市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主任等職務[2],1960年12月進入外交部工作;1961年出任中國駐匈牙利大使;1964年出任中國駐幾內亞大使;1970年出任中國駐埃及大使(1971年9月2日前埃及使用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號)。

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泰國建交,柴澤民被任命為首任中國駐泰國大使,1976年1月26日抵泰赴任[3],1976年3月26日在清邁府蒲屏宮英語Bhubing Palace向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遞交國書[4]。在柴澤民任駐泰大使期間,泰國先後經歷克立·巴莫社尼·巴莫他寧·蓋威遷江薩·差瑪南四任總理的任期,曾發生三次政變(其中一次未遂)。1978年5月15日,柴澤民從駐泰大使一職離任[5],離任前在曼谷吉拉達宮獲蒲美蓬國王頒授一等白象勳章[6]

1978年夏,柴澤民出任中國駐美國聯絡處主任,參與了中美關係邦交正常化的談判。1978年底,中美兩國達成協議,定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於3月1日互設大使館並互換大使。柴澤民由此成為首任駐美大使[7][8]。在駐美大使任內,柴澤民曾走訪美國三十餘個州[9]

由於對中美關係的建立與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等三所大學授予柴澤民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及名譽教授職位。

卸任駐美大使職位後,柴澤民出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進入九十年代,他辭去外交學會工作後,又先後擔任了多家協會、組織的會長、顧問等職。

2010年6月7日凌晨1點58分,在北京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3歲。

Remove ads

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