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漣紋櫛齒刺尾魚

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涟纹栉齿刺尾鱼
Remove ads

漣紋櫛齒刺尾魚學名Ctenochaetus striatus)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櫛齒刺尾魚屬魚類,於1825年首次被法國博物學讓·勒內·康斯特·蓋伊約瑟夫·保羅·蓋馬爾正式描述為Acanthurus striatus,其模式產地為馬里亞納群島關島,其種加詞striatus」意為「有條紋的」。分布範圍西起印度洋馬達加斯加,東抵夏威夷及玻里尼西亞,南到澳大利亞,北至日本南部,包括台灣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關島。

快速預覽 漣紋櫛齒刺尾魚, 保護狀況 ...

棲息深度3-30公尺。本魚身體深黃褐色,在頭部上具橘色的斑點[3] The blue lines continue on the dorsal and anal fins.[4],胸鰭淡黃色,尾部的與腹的鰭褐色,尾鰭的前部灰白,尾梗兩邊具有銳利,朝向前面的進入一個水平的凹槽之內摺疊下來的直立的硬棘,鱗片細小;稚魚有8-12條灰白的柄傾向向下的與向後在身體上,齒可動的且細長,頂端內曲了而且擴大,背鰭硬棘8枚;背鰭軟條27-3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4-28枚,體長可達26公分。[2]

棲息在珊瑚礁區,會與其他種類共同活動,以藻類為食,有雪卡魚中毒的報告,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