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根室拓殖鐵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根室拓殖鐵道(日語:根室拓殖鉄道/ねむろたくしょくてつどう)一條連接北海道東部根室市根室站(與國鐵/JR根室站不同位置)至根室半島南岸花咲郡齒舞村(現時:根室市)齒舞站之間的軌道路線(後來變為鐵路)。以及為一家鐵路公司。成為日本國內有史以來於最東端行走的鐵路公司。
由於在該處的道路狀態惡劣,為了運送來自齒舞的昆布等海產而建設鐵路線連接齒舞至根室之間。由於在北海道東端根室半島的環境比較極端,會發生嚴寒和積雪現象,加上受到大海影響的鹽害和軟土問題,使路基極度脆弱,由始至終的經營都比較困難。在1948年(昭和23年)起,實際上由齒舞村有力人士經營。
在1959年(昭和34年),隨著齒舞村與根室市合併,鐵路線被廢除,並且轉型為巴士公司,後來經過合併變成現時的根室交通。
Remove ads
公司概要
跟據《交通年鑑》昭和32年度版,以下為公司概要[2]。
歷史
Remove ads
路線
- 班次數目:客運列車方面,每日共有3個往返班次(1934年11月修正一刻)、4個往返班次(1956年9月)
- 所需時間:全線需時60分鐘
- 列車的行走速度只有約10km/h[15]。
- 在早上和黃昏繁忙時間,列車會連續行走多個班次[15]。
由於建設軌道時的路基比較差,加上積雪等原因,常常發生列車出軌。當列車在途中出軌,司機需要步行數小時前往車站,以進行修復作業。因此不按時間表行走與遲點已經是家常便飯。
在根室市(當時)高等學校上課的學生在下課時間,由於下行列車載客量超出預定的數目,因此在當時的單邊式汽車列車後方牽引一架敞車以運載乘客[16]。
根室站(0.0km) – 友知站(5.8km) – 共和學校臨時乘降場 – 沖根婦站(9.5km) – 沖根部臨時乘降場 – 引臼臨時乘降場 – 婦羅理站(13.5km) – 歯舞站(15.1km)
(此節參考自《鐵道迷》1975年5月號的p.65-67)
- 鐵路線會穿過田野、山丘和濕地,沿線人煙稀少。
- 在離開根室站後,鐵路線會透過橋梁跨越國鐵路軌。
車輛
在開業時,公司從東京的小島榮次郎工業所購入二手車輛。包括2架蒸氣機車、2架客車、7架貨車(當中2架棚車、5架敞車)。
關於根室拓殖鐵道所引入的汽油列車,從開業至廢線之間只有3架。在戰前從日本車輛製造東京支店引入一架客運車輛。在戰後,從札幌市田井自動車工業引入客運車輛和貨運車輛各1架。戰後的2架車輛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兩架新製的汽油列車。
所有列車都裝上汽油引擎。由於各個列車只有一邊的駕駛台,因此基本上只可以單方向行走。在調頭時需要使用轉車盤等設備。各架列車都是極為稀有,這是由於製造新車,以及引入後進行改造時經過許多波折。
(本節參考自《輕便鐵道》p.54和《鐵道迷》1996年12月號的p.85, p.86)
- 1:由雨宮製作所製造(製造編號229),6噸重,B形水櫃式機車,1919年(大正8年)製造。估計為前日本製鐵釜石19。
- 2:由克勞斯製造(製造編號4086),8噸重,B形水櫃式機車(在竣工圖中顯示由波特製造),1900年製造。前上野鐵道6。
- 5(第一代):製造商不詳,10噸重
- 5(第二代):W.G. Bagnall製造(製造編號1656),9噸重,C形水櫃式機車,1894年製造。前日本製鐵釜石C91。
- 6:Andrew Barclay & Sons Co.製造,9噸重,C形水櫃式機車,1911年製造。前日本製鐵釜石C92。
沒有3號機和4號機。蒸氣機車在1951年(昭和26年)起停止使用,這些機車最被被拆毀。在1952年(昭和27年)8月9日報廢。而1號機早於1945年(昭和20年)被賣去。
Remove ads
在1934年開業時,原本有5架敞車(轉架車),當中4架被拆毀。並使用這些拆毀的零件製作為兩軸敞車To11-18。同年公司也製作了兩軸敞車To1-6。另外在1932年(昭和7年)購入Shi3和日本車輛製造的兩軸敞車Ko1[18]。
- 參考自各年度版的《鐵道統計資料》和《鐵道統計》,以及高井薰平的《軽便追想》(Neko出版,1997年)212頁。
其他
(本節參考自《鐵道迷》1975年5月號的p.65)
(本節參考自《鐵道迷》1997年1月號的p.86-89)
- 根室站:變成根室交通有磯營業所(截至1995年)。
- 橋面(根室至友知之間):由於風化而倒塌,遺址可看見殘骸(截至1995年10月)。
- 橋(根室至友知之間,端谷川):還存在(截至1996年1月)。
- 友知站:混凝土製站舍還存在(截至1996年5月)。
- 路堤(友知至沖根婦之間):還存在(截至1996年3月)。
- 路堤(沖根婦至沖根部(臨)之間):還存在(截至1996年1月)。
- 路堤(沖根部(臨)至引臼(臨)之間):還存在(截至1996年3月)。
- 河上的混凝土(婦羅理至齒舞之間):還存在(截至1995年10月)。
- 齒舞站:變成齒舞診所(截至1996年1月)。
注腳
參考文獻
相關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