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葛利斯66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葛利斯667(英語:Gliese 667,又稱HR 6426或MLO 4)是天蠍座的一個三恆星系統,離地球大約6.97秒差距(22.7光年)。除了三個相互有引力約束的恆星系統外,它還包括第四個光學密近成員(視星等為12),這個第四成員與上述三恆星系統沒有引力約束,但用裸眼看來這四顆星就仿佛是一顆暗星,視星等為5.89。該系統有著相對較高的運行速度,每年超過1角秒。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9年11月10日) |
Remove ads
恆星系統
系統中最亮的兩個成員葛利斯667A和葛利斯667B之間形成一個偏心軌道,軌道離心率0.58,平均距離12.6天文單位或1.8角秒,最近至5天文單位,最遠至20天文單位[note 1][7]。軌道週期大約是42.15年,並且軌道平面和從地球觀測的視線夾角128°。環繞兩顆較亮成員星的葛利斯667C的軌道較遠,至少距離230天文單位,或相當於30角秒[5][8]。
三星系統中最大的葛利斯667A是一顆光譜型為K3V的橙矮星[2]質量為太陽的73%[3],半徑則是太陽的76%[2],但光度只有太陽的12-13%[9]。該恆星的金屬量是遠低於太陽的26%[4],視星等6.29,絕對星等7.07(假設忽略了星際物質的消光)。
葛利斯667B是一顆光譜型為K5V的橙矮星,質量為太陽的69%[3],或者是主星的95%。它的可見光度為太陽的5%,視星等7.24,絕對星等8.02。
葛利斯667C是三星系統中體積最小的成員星,質量為太陽的31%[3],半徑則是太陽的42%[2],是一顆光譜型為M2V的紅矮星。它的光度只有太陽的1.4%,表面有效溫度 3,700 K[5]。如此的表面溫度讓它的表面呈紅色 M 型恆星[10]。它的視星等10.25,絕對星等11.03。目前已知它擁有至少5顆,可能最多7顆行星。
自葛利斯667C的表面起算,它的行星系第二顆行星葛利斯667Cc軌道位於適居帶中央。在該行星葛利斯667Cc上,葛利斯667C的角直徑是1.24°,是從地球所見太陽角直徑的2.3倍[note 2]。葛利斯667C在葛利斯667Cc的天球上占據的面積將是在地球的天球上太陽面積的5.4倍,但是它的面積仍只占葛利斯667Cc天球的0.003%,或者是在葛利斯667Cc天頂時占據0.006%。
行星系統


天文學家量測葛利斯667的徑向速度時,於2009到2013年間先後確認了葛利斯667C旁有5顆系外行星:葛利斯667Cb、葛利斯667Cc、葛利斯667Ce、葛利斯667Cf和葛利斯667Cd,另外還有2顆尚未確認行星的訊號(葛利斯667Cg可能性較高,而葛利斯667Ch仍存疑)[5][11]。初始分析指出,該系統的行星質量不能在其質量下限兩倍以上,否則系統會不穩定。從地球方向觀測該系統時,它的軌道傾角會略有限制[11]。
葛利斯667Cb是由 HARPS 團隊宣布和其他29顆行星發現於2009年10月19日,而葛利斯667Cc則是由相同團隊由2011年11月21日的論文預印本公開[12]。然而,後者正式宣布發現則是於2012年2月2日由卡內基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所著的論文中公開[5][13]。在該正式論文中,葛利斯667Cc被認為是液態水最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之一,並且是潛在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14]。葛利斯667Cc更進一步的軌道分析和更精確的軌道參數結果都已經發表[5]。基於母恆星的熱光度,葛利斯667Cc表面接收的輻射通量將相當於地球表面的90%[9],不過照射到葛利斯667Cc表面的電磁波段大多落在屬於不可見光的紅外線。基於黑體的溫度計算,葛利斯667Cc接收的電磁輻射波段將比地球表面更廣泛,因此表面平均溫度將稍高於地球(277.4 K,地球表面平均溫度254.3 K),並且它的位置比地球更接近母恆星的適居帶熱邊界[來源請求]。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