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格翼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格格翼龍屬屬名Gegepterus)是翼龍目梳頜翼龍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義縣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早期。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2007年,古生物學家汪筱林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周忠和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張氏格格翼龍G. changi)。屬名意為「格格的翼」,格格是當地滿族貴族女性的通稱,暗指這個標本的保存狀態細緻;種名則是以中國女性古生物學家張彌曼為名,她曾幫助中國、巴西古生物學界建立良好研究關係[1]。隔年,汪筱林試圖將種名改為女性字根的changae[2],但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沒有允許這項改名。

格格翼龍目前只有兩個標本,正模標本(編號IVPP V 11981)是一個遭到擠壓變形、破壞的部份身體骨骼,是個未成年個體,包含頭顱骨、脊椎肋骨腹肋、肩帶、後肢,以及暗色軟組織,分布於頭顱骨、腹肋、眼眶。由軟組織可知,頭部後側有些沒有分叉的小型纖維。格格翼龍的頜部延長,口鼻部平坦,上側曲線有凹處,具有低矮而細的冠飾,前額稍微凸出,頸椎延長。這個化石是在2001年發現於義縣組下層的頁岩,地質年代約1億2500萬年前[1]

研究人員根據格格翼龍的長喙狀嘴、眾多的針狀牙齒(約150顆),將牠們歸類於梳頜翼龍科。格格翼龍是首次在義縣組發現的梳頜翼龍科,當地有其他被懷疑是梳頜翼龍科的化石,並沒有將齒列保存下來[1]

在2011年發現第二個標本(編號IVPP V 11972),體型較小,而身體的已發現部位跟正模標本互有出入,也被發現更廣泛的類似毛髮組織[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