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里·希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托馬斯·傑拉德·希利(英語:Thomas Gerard Healy;1913年12月3日—1989年12月14日)是一位政治家,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的共同創始人和英國工人革命黨領袖。
生平
格里·希利出生於愛爾蘭戈爾韋一個農民家庭[2]。14歲時移民到英國從事船上收音機操作員。隨後他加入大不列顛共產黨,但於1937年退黨加入托派組織「戰鬥小組」。希利此後與泰德·格蘭特、喬克·哈斯頓、拉爾夫·李共同建立工人國際聯盟。
希利在工人國際聯盟的工作舉步維艱,他多次威脅辭職,並的確曾被開除和重新接納過。當該組織與革命社會主義聯盟合併為革命共產黨時,希利是該黨的初始成員,但隨後與第四國際的領導層(實際上是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領導層)及其在英國的代表薩姆·戈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他們說服希利組織一個派系打入工黨。1950年,英國革命共產黨投票併入希利的組織(後來被稱為「俱樂部」)[3]。
1953年,第四國際分裂時,希利加入詹姆斯·派屈克·坎農領導的派系。這一派系重組為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其領導人包括坎農、希利和法國托派領袖皮埃爾·朗貝爾。1956年2月赫魯雪夫去史達林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波匈事件使大不列顛共產黨一些黨員對史達林主義產生迷茫,俱樂部最終吸納了這批人。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希利小組開展活動的能力,他們於1958年推出了《時事通訊》作為定期周報。1959年2月,俱樂部正式重組為英國社會主義勞工聯盟[4]。同年3月下旬,社會主義勞工聯盟與《時事通訊》一起被英國工黨禁止,使得任何與希利集團有聯繫的人都沒有資格成為工黨黨員[5]。1973年,英國社會主義勞工聯盟改名為英國工人革命黨[6][7][8]。
1974年,以考利汽車行業的主要激進分子艾倫·索內特為首的兩百名黨員被開除,這一派系組織為工人社會主義聯盟[9]。此後,工人革命黨日益失去它的黨員,在工人運動中日益邊緣化。據了解,希利在理論討論進行期間毆打了黨中央委員會成員[10]。
然而,該黨的規模和財富仍然足以製作一份日報。內部報告後來證明,印刷企業的大部分資金來自補貼和與中東各個政權的印刷合同。他們通過為工黨左派領導人印製報紙來補充收入,例如為前社會主義勞工聯盟成員特德·奈特出版的《工黨先驅報》,以及肯·利文斯通,希利與他建立了友誼[11]。在此期間,《先驅報》還充當了工人革命黨的有限的進入主義行動的工具。
1985年10月下旬,希利被開除出工人革命黨[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來源
繼續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