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框架 (人工智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框架(英語:frame)是人工智慧研究中一種用於知識表示的資料結構,由馬文·閔斯基於1974年在其論文《表示知識的框架》(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中最早提出。閔斯基將框架定義為表示常規情景(stereotyped situation)的信息結構。框架理論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都是以過往經驗(常規情景)為基礎的,而人對新事物的認識則是對以往經驗的分析與補充。這些經驗可以以框架的形式存儲為資料結構。[1][2]

框架結構

框架通常由描述事物各個方面的若干槽(slot,或譯為「條目」)組成,每個槽則又可包含若干值(value)。複雜框架則多一個層次,即槽可分為若干側面(facet,或譯為「方面」),而每一側面則又可包含若干值。[1][2]

以下為一個表示「男孩」框架的示例:

更多資訊 槽, 值 ...

以下框架示例表示一個名為亞歷克斯(Alex)的男孩。該框架是「男孩」框架的一個實例。其「性別」槽的值是從父框架繼承而來的默認值。但因為他只有一條腿,所以其「腿數量」槽的值為1,與父框架中的默認值2並不同。另外其「年齡」槽包含了需要該值時(IF-NEEDED)才觸發的一個過程附件(procedural attachment)。

更多資訊 槽, 值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