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陝西忠義官兵墓 (梅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陝西忠義官兵墓,又名陝西忠義官
歷史沿革



清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進兵湖南,湖南巡撫駱秉章上奏求援,咸豐帝調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東、福建、江西等省馳援,抵長陝西綠營兵約2000名。陝西綠營1000餘人駐紮在長沙城南石馬鋪赤岡嶺,後被蕭朝貴突襲,總兵福成誠、副將尹培立等900餘將士陣亡。蕭朝貴陣亡後太平軍退卻,官民協力收殮陝軍將士遺體,分葬多處,屬石馬鋪赤岡嶺旁(今石馬鋪墓)、熊家塘麻園內(今梅嶺墓)兩冢為大,分別葬七百餘、二百餘名將士。
同治七年(1868年),士紳捐資修葺陝兵各墓,其中兩大冢石馬鋪墓及梅嶺墓增寬一丈,建砌石欄,豎界碑。光緒六年(1880年),修葺墓葬[1]。2009年,天心區人民政府撥款180萬元墓修葺梅嶺墓,並建忠義亭(原定秦湘亭)及文化牆,文化牆有浮雕及墓誌。[2][3][4][5]
2011年,梅嶺官兵合葬墓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
Remove ads
墓葬規制


梅嶺墓坐北朝南,占地約120平方米。墓前於同治七年(1868)立祁陽石墓碑,高1.8米,寬0.6米,廡殿式碑頂,中間刻葫蘆,碑文用隸書陰刻「陝西忠義官兵合墓」。墓冢呈半球形,由三合土築,直徑8米,高1.1米。墓圍砌以花崗岩,正中嵌漢白玉墓碑,高2米,寬0.9米,中間用楷書陰刻「陝西忠義官弁兵夫合墓」,小字刻石馬鋪之役概要[2],落款為「光緒六年」。墓欄立柱楷書題「秦雲寒白骨;湘水照丹心」。[7][8]
墓志銘
王先謙作銘:「小戎舊俗,慷慨猶存。勇氣自古,皇風載振。巨奸漏網,烏集於楚。桓桓虎臣,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