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梅森環形山 (月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梅森环形山 (月球)
Remove ads

梅森環形山(Mersenius)是月球正面濕海西部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神學家音樂理論家馬蘭·梅森(1588年-1648年)[2],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梅森環形山 (月球), 坐標 ...
Thumb
從地球上看到的梅森環形山[2013-07-19 23:19]

描述

該隕坑西北靠近祖皮隕石坑、東北毗鄰伽桑狄環形山李比希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南偏南、它的西南及西南偏南分別坐落了卡文迪什環形山德·加斯帕里斯隕石坑。梅森環形山的東北偏東延伸著狹長的梅森月溪,東南矗立著李比希峭壁,而德·加斯帕里斯月溪則蜿蜒在它的南面[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1.49°S 49.34°W / -21.49; -49.34,直徑84.5公里[4],深度2.86公里[5]

梅森環形山外觀呈多邊形狀,坑壁已嚴重磨損,尤其是它低矮的北側部分。隕坑西南側覆蓋了衛星坑"梅森 H",西側壁則分布了三道平行的狹谷,而東側壁高出坑底2100米[6]。內側坡壁上仍保存有階地狀結構殘跡,坑內容積約6600公里3[1]。坑底表面已被玄武岩熔岩淹沒、抹平,並向上拱起形成一塊高出坑底邊緣450米的丘狀地表,這最可能是從地表下湧出的熔岩所導致。整個坑底交錯分布有至少二條纖細的溝槽[7][8],從西南偏南至東北偏北縱貫了一串小坑鏈。該隕坑中在施特羅亮度表中的亮度值為 9°。

在環形山的東側和濕海邊緣有一組被稱作"梅森月溪"的溝系,這些溝槽大體呈平行分布,並向東北偏北方延伸約230公里[7]

Remove ads

隕坑截面圖

Thumb

該圖顯示了隕石坑不同方向上的截面[9],縱向坐標軸(Y軸)單位為英尺,右上方圖顯示的比例尺為米。

月球瞬變現象

在梅森環形山中曾觀察到過不透明"浮雲"的月球瞬變現象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梅森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10]

Thumb
LAC-92與LAC-93拼接圖.
更多資訊 梅森, 緯度 ...
  • 衛星坑"梅森 M" 是一座同心環坑;
  • 衛星坑"梅森 C"和"梅森 S"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11]
  • 衛星坑"梅森 S"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暗紋的撞擊坑列表》[12]
  • 衛星坑"梅森 C"和"梅森 S"約形成於酒海紀[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