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梅葆玖
中国京剧演员 (1934-201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梅葆玖(1934年3月29日—2016年4月25日),祖籍江蘇泰州,生於上海,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旦行,他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梅蘭芳京劇團團長、第七至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2]
梅葆玖是梅蘭芳的小兒子(第九個子女),是梅蘭芳家族中唯一繼承梅派藝術的傳人,也是僅有的一個學戲的兒子,他為梅派藝術的傳承做出了貢獻。[3]
Remove ads
生平


梅葆玖祖籍江蘇省泰州市。[4]1932年,因當時華北局勢動亂,梅蘭芳家族南下上海,最初下榻於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滄州飯店,1933年後全家定居於思南路87號(原馬斯南路121號,即梅公館)。1934年3月29日,梅葆玖出生在梅公館三樓母親臥室的床上。此後,梅葆玖一直在上海長大,能講地道的上海話。梅葆玖小學就讀於磐石小學,中學就讀於震旦大學預科,當時震旦大學採用英法雙語教學,所以他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1949年,梅葆玖隨父母第一次來到北京,他們在1958年將梅公館交給當時的盧灣區房管局,正式舉家移居北京。[1][5]
梅葆玖於10歲開始學習京劇。因為當時中國處在抗日時期,梅蘭芳每日在家裡作畫、不演出,所以梅蘭芳要求梅葆玖白天學習、晚上回家學戲。當初梅葆玖想學《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梅派代表劇目,但梅蘭芳要求梅葆玖跟老師先學習最基礎的老戲,打好基本功。[1]他的啟蒙教師是王瑤卿之侄王幼卿,武功教師是陶玉芝,崑曲教師是朱傳茗,後又師從朱琴心學習花旦。13歲時,他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劇,18歲時與父親同台演出。[6]1951年梅葆玖演出之時,受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召見。[7]
1961年梅蘭芳逝世後,梅葆玖在梅團演了幾年傳統戲,直至1964年,他正準備排新戲的時候,發現他所演出的傳統戲被當時的政府封殺。[1]1966年,文革爆發。在當時的破四舊運動中,紅衛兵曾到乾麵胡同的梅葆玖岳父家來抄家,大喊「打倒梅葆玖」。此時,梅葆玖轉為幕後,負責音響工作,他亦在在茶淀農場勞動數年。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傳統戲全面恢復演出,梅葆玖重新投入京劇演藝事業。但受文革影響,梅葆玖的子侄輩裡再無一人從事京劇事業。[7]
1995年,北京京劇院恢復成立梅蘭芳京劇團,梅葆玖一直任團長。[1]2008年,梅蘭芳的祖籍地泰州開始舉辦「中國泰州梅蘭芳藝術節」,梅葆玖每屆都會出席。[4]近年他一直主張「交響樂京劇」,在音符、音區、音響上變得更豐富,以滿足年輕人的需求。此外,梅葆玖還參加了一些綜藝節目的錄製,他曾在央視製作的跨界真人秀《叮咯嚨咚嗆》中,與韓國藝人安七炫、金聖洙、中國藝人郭京飛、結為師徒,在三位明星弟子中欽點了安七炫反串「白蛇」一角。[1][8]
1991年3月,全國政協宣布增補梅葆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此後一直連任直至逝世。在任期內,梅葆玖曾先後提出了反盜版、中小學學戲、在主要時間段介紹戲曲藝術、學習繁體字等提案,這些多與傳統文化、民族戲曲保護有關。[1]
2012年3月2日十一屆全國政協五次會議期間,梅葆玖針對記者關於有「第一男旦」之稱的選秀明星李玉剛的問題時表示「他不是京劇演員,是娛樂」。而李玉剛表演時打出「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海報,他認為這是對戲曲及藝術大師的不尊重。此外,在當年的會議上,梅葆玖還要求規範選秀活動。[9][10]
2016年3月31日,梅葆玖因突發支氣管痙攣導致腦缺氧,送醫院搶救。2016年4月25日上午逝世,享壽82歲。[11]
為紀念梅葆玖,北京京劇院於4月26日深夜在綜合樓四層排練廳布置靈堂,供民眾悼念,靈堂一直陳設9天。[12]其個人追悼會於5月3日舉行。[13]
演出風格
梅葆玖的演出風格以甜美圓潤、字真韻美、端莊大方為特點,其扮相和演唱都與梅蘭芳相似。他在青衣、花衫、刀馬旦、崑曲等方面均有較高造詣。[6]
個人生活
梅葆玖個人對無線電充滿濃厚興趣,還喜歡吃牛排、匹薩、巧克力,還喜歡開車、開飛機。此外,他還喜歡聽麥可·傑克森和席琳·狄翁的音樂。[1]
徒弟
他的門下弟子有魏海敏、董圓圓、李勝素、張晶、張馨月、胡文閣(惟二的男弟子)、安七炫(惟一的外國籍弟子)[14]、田慧、譚娜等,有49人。[3][6]
獎項
梅葆玖於1989年榮獲美國紐約林肯美華藝術中心授予的亞洲傑出藝人獎,2009年被世界藝術家協會授予藝術大師獎和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國藝藝術贊助大獎,2015年獲第15屆華鼎獎終身成就大獎。[15][16]
家族
王明華 | 福芝芳 | 孟小冬 | 梅蘭芳 | ||||||||||||||||||||||||||||||||||||||||||||||||||||||||||||||||||||||||||||||||||||
梅大永 | 梅五十 | 梅大寶 | (待考證) | 梅葆琪 | 梅葆琛 | 梅葆珍 | (待考證) | 梅葆玥 | (待考證) | 梅葆玖 |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