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梭德氏草蜥
蜥蜴科草蜥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梭德氏草蜥(學名:Takydromus sauteri),又名恆春草蜥,為正蜥科草蜥屬的爬行動物,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本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恆春。[1]
Remove ads
描述
體長6~7公分,尾長可為體長2~5倍。雌雄體色略有不同,雌性背部呈一致的翠綠或深綠色,腹部呈淡綠色,體型較大;雄性背部前半段較多綠色,越往後褐色越多,腹部則呈淺黃色。一般具一對鼠蹊孔與四對頦下鱗。[2]
習性
日行性,以昆蟲及小型節肢動物為食。尾巴有纏繞攀附及平衡功能,不會輕易自割。[3]
分布
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南部的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與蘭嶼等地,南投與花蓮也有少量的分布。[3]
棲地
多分布於台灣南部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區,最高可達海拔1500公尺,常出沒於森林邊緣的草叢。[3]
保育
- 台灣為其他應予保育(III)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