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棋聖戰 (日本圍棋)
日本围棋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棋聖戰(日語:棋聖戦)是日本七大圍棋賽之一,由讀賣新聞社創辦於1976年,是日本圍棋賽中獎金最高的。
在中國及韓國皆有同名的圍棋賽中國圍棋棋聖戰、韓國圍棋棋聖戰,在日本國內另有專供女性棋士參加的女流棋聖戰。
在每年棋聖戰最終之獲勝者可獲得棋聖之頭銜,連續五次或累計十次獲得棋聖頭銜的棋士可在退休後或年滿六十歲之後使用名譽棋聖的頭銜,目前獲得此頭銜的有藤澤秀行、小林光一、井山裕太三人。
賽制
棋聖賽將所有棋士分為S聯盟(名額6人)、A聯盟(名額8人)、B1/B2聯盟(名額各為8人)、C聯盟(名額32人)、預選淘汰賽(約400人)。
聯盟 | 名額 | 聯盟內每人出賽數 | 可升級人數 | 降級人數 | 進入決賽人數 | 備註 |
S | 6人 | 5 | - | 2 | 2 | |
A | 8人 | 7 | 2 | 4 | 1 | |
B1/B2 | 8人/8人 | 7 | 2/2 | 3/3 | 1 | 兩聯盟第一再對戰產生B聯盟第一 |
C | 32人 | 5 | 6 | 16 (三敗即降級) |
1 (五連勝為第一) |
|
予選 | 無限制 | 16 | - | 無 | 淘汰賽 |
S、A、B1、B2聯盟內分別以循環賽產生聯盟第一位,B1、B2聯盟的第一位再對戰一局產生B聯盟第一,C聯盟則以五回戰方式對戰,獲得五連勝可成為C聯盟第一。
S聯盟的前兩位、A聯盟第一、B聯盟第一、C聯盟第一可進入最終決賽,決賽為逐級挑戰制,各對戰為一戰決勝負,只有最後一場為三戰兩勝制(S聯盟第一名先有一勝優勢),最終獲勝者成為當年度挑戰者。
因為決賽賽制保留了由B、C聯盟脫穎而出成為挑戰者的機會,且隔年的S聯盟第一順位為挑戰賽之敗者,故當挑戰者誕生自B聯盟時,S聯盟的降級人數將增加一位,而當挑戰者誕生自C聯盟時,S和A聯盟都將增加一位降級者,以騰出順位。[1]
S聯盟第一名 | |||||||||||||||||||||||||||||
棋聖挑戰者 | |||||||||||||||||||||||||||||
S聯盟第二名 | |||||||||||||||||||||||||||||
A聯盟第一名 | |||||||||||||||||||||||||||||
B1聯盟第一名 | |||||||||||||||||||||||||||||
B2聯盟第一名 | |||||||||||||||||||||||||||||
C聯盟第一名 | |||||||||||||||||||||||||||||
Remove ads
歷史
日本開始使用頭銜戰之前,「棋聖」和「碁聖」的名稱是混雜使用的。
在日本,「棋聖」(碁聖)的名號最早出現於平安時代的寬蓮[2]。江戶時代的本因坊道策、本因坊丈和和本因坊秀策亦曾獲得碁聖的稱號。而吳清源亦曾獲得「昭和的碁聖」的稱呼。[3][4]。
日本棋院與讀賣新聞社自1961年開始舉辦名人戰,但是在1974年因為日本棋院與讀賣新聞社對於贊助問題發生糾紛,從1976年起名人戰改由朝日新聞社主辦。
日本棋院與讀賣新聞社重新協調後,決定由讀賣新聞社主辦一個「排序位於第一、決定最高位棋士」的新棋賽,因此讀賣新聞社便在1976年將開始主辦棋聖戰。
最初棋聖戰分為「各段戰」、「全段爭霸戰」、「最高棋士決定戰」三階段,首先由日本棋院與關西棋院的所有初段至九段棋士依段數分組以單敗淘汰賽產生各段之優勝;第二階段由初段至六段的優勝、七段和八段的優勝和準優勝、九段的四強共14人以單敗淘汰賽進行「全段爭敗賽」。接著再由全段爭霸戰的前四強,加上當時的擁有其他頭銜的棋士以及棋聖審議會推薦之棋士,以單敗淘汰賽進行「最高棋士決定戰」,產生最終之挑戰者,再向上一屆的棋聖以七戰四勝賽進行挑戰。在第一屆比賽因無前屆棋聖存在,直接以「最高棋士決定戰」的決賽作為決定棋聖的比賽。
第十屆後,「全段爭敗賽」改為僅初段至六段優勝者、七段準優勝共同進行,獲勝者再與七段優勝、八段兩強、九段四強以及各頭銜擁有者進行「最高棋士決定戰」,此種三階段方式一直維持到第24屆。
從25屆開始,改為分別由日本棋院及關西棋院在院內舉辦預賽,兩棋院共產生四位通過預選的棋士,加上前一年棋聖聯盟戰中留存的八人,合計12人,分成A聯盟、B聯盟兩組,兩聯盟內各自進行循環賽。兩聯盟經循環賽產生的第一名在舉行一戰決勝負的「挑戰者決定賽」,勝者即可與前年度棋聖進行七戰四勝的挑戰賽。兩聯盟內的排名以勝率決定,如勝率相同,則以前一年度的排名決定,各聯盟排名前四位可保有隔年繼續在聯盟賽出賽的資格,最後兩名則須從棋院預賽參加。此賽至一直實施到第39屆。
六段以下棋士一旦進入S聯盟賽,即可直接升為七段,如果成為挑戰者,則可升為八段;如獲得棋聖頭銜,則升為九段。
現有賽制從40屆開始實施。
Remove ads
為推廣海外對圍棋的認識,棋聖戰每隔幾年,就會將決賽的第一局在日本境外的地方舉辦,目前在海外舉辦過的地點包括:
- 1985年 韓國(首爾)
- 1987年 美國(洛杉磯)
- 1988年 美國(夏威夷)
- 1989年 美國(紐約)
- 1990年 西德(杜塞道夫)
- 1991年 巴西(聖保羅)
- 1992年 澳洲(雪梨)
- 1993年 英國(英屬香港)
- 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 1995年 美國(亞特蘭大)
- 1996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 1997年 美國(夏威夷)
- 199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 1999年 法國(巴黎)
- 2001年 中華民國(臺北)
- 2002年 英國(倫敦)
- 2004年 美國(西雅圖)
- 2006年 德國(柏林)
- 2008年 巴西(聖保羅)
- 2010年 中華民國(臺北)
- 2014年 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區埃納雷斯堡)
Remove ads
歷屆冠亞軍
Remove ads
名譽棋聖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