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棕櫚鳳頭鸚鵡

鸚形目鳳頭鸚鵡科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棕櫚鳳頭鸚鵡
Remove ads

棕櫚鳳頭鸚鵡學名Probosciger aterrimus,英語:Palm cockatoo,中國大陸作棕樹鳳頭鸚鵡),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下的一種鸚鵡[3]這個物種於1788年由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描述,主要分布於新幾內亞與鄰近島嶼,以及澳洲約克角半島,被IUCN列為無危物種。[1][4][5]被認為是重量最大的鸚鵡。[5]

快速預覽 棕櫚鳳頭鸚鵡, 保護狀況 ...
Thumb
棕櫚鳳頭鸚鵡的上半身

該物種體長介於51—64公分,體重平均約841.0公克,鳥喙寬平均約27.6公釐、深平均約84.4公釐、嘴峰長平均約90.9公釐;翼長平均約344.2公釐;跗蹠約29.5公釐;尾長約229.2公釐。[6][7]

棕櫚鳳頭鸚鵡是較為大型的鸚鵡,全身主要為黑色,有著明顯的紅色臉頰、冠羽及巨大的鳥喙,在尾部則沒有特殊花樣。[8][5]其臉頰的興奮或緊張時顏色可能會變深。[5]雌雄相似,幼鳥在下半身會有額外的黃色花紋。[8]這些特徵使其較難與其他物種搞混,紅尾黃尾黑鳳頭鸚鵡雖然與其相似但尾部有額外花紋;而彼斯奎氏鸚鵡則有明顯的紅腹且沒有冠羽。[8][5]

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中發現,棕櫚鳳頭鸚鵡是少數被發現會利用工具的鳥類之一,並是唯一一種會利用工具製造音樂的鳥類。[9][10]

目前其物種狀態被列為無危,但其族群數量被認為受到環境開發的影響正在下降。[1][11]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牠們被列為附錄一的物種。[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