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楚簡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楚簡王(—前408年),原名熊中,又稱柬王[1]楚惠王之子。前431年,楚惠王去世後,熊中即位為楚王,在位24年。

快速預覽 楚簡王, 統治 ...

政績與戰事

楚簡王元年(前431年),北伐滅莒國(今山東莒縣) ,並將莒地設為邑。[2]

根據清華竹書《系年》,楚簡王七年(公元前422年)​,楚應宋悼公請,城黃池、雍丘,三晉率師圍黃池。次年,楚人奪宜陽,圍赤岸,三晉救赤岸,楚人舍圍與三晉戰於楚長城,楚師宵遁[3]

楚簡王十九年(前413年),楚國伐,攻至上洛(今陝西洛南[4] ,並三度圍攻宋國都城。

柬大王泊旱

該文獻來自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四輯。《柬大王泊旱》現存23支簡,共601字,每支簡長約24厘米。原文無篇題,整理者濮茅左根據全篇首句為其定名。根據考釋,「柬大王」一名亦出現在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的竹簡中,指的即史書中的楚簡王。該文獻記載了楚簡王在位時疾病和楚國大旱兩件事。[5]

根據季旭升的觀點,楚簡王的疾病實際上是由大旱引發的。[6]簡王因病占卜詢問應祭祀哪位神明,但在卜後要求掌管卜筮的𬥦尹「速祭」時遭到拒絕。太宰晉侯認為,簡王不堅持速祭是對禮制的尊重,天神自會保佑。令尹子林則勸告太宰提醒簡王,旱災是「旱母」降下的懲罰,旨在警示不善治國的君主。簡王接受勸諫,誠心祭祀,最終天降大雨。此文反映了楚國祭祀制度,強調君主應遵守禮制以避免天災。

去世與繼承

楚簡王二十四年(前408年)去世,其子熊當繼位(楚聲王)。

後代

據推測,戰國時期楚國公族景氏可能為楚簡王之後,因為「景」與「簡」同音,有假借的可能。景氏家族世代擔任楚國相職,其中景翠景鯉景舍等人尤為顯赫。後代中有景差,以其賦詩才華著稱。[7]

《漢高紀》記載,東陽人立景駒為楚王。文穎注釋稱,景駒為楚族景氏的成員。高帝九年,齊楚大族被遷往關中,其中包括景氏、昭氏、屈氏、田氏、懷氏等五大姓,均有在當地發展其土地和宅地,諸如好畤和華陽的景氏家族便為其中之一。[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