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極大望遠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極大望遠鏡(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簡寫ELT)是指天文台使用的直徑大於20公尺的望遠鏡[1]。當討論反射望遠鏡的光波波長時,包括紫外線(UV),可見光和近紅外線的波長。在眾多的規劃中的性能中,極大望遠鏡預計將增加發現其他恆星周圍的類地行星的機會。[2] 對於其他波長的望遠鏡在物理上可以大得很多,例如,無線電波長的綠岸望遠鏡的光圈為100公尺(110碼)。

這些望遠鏡有一定數量的特點和共同性,特別是都使用分割式的鏡片組合成主鏡(類似於現有的凱克望遠鏡),和使用高階的自適應光學系統。[3][4]
雖然極大望遠鏡的設計都很大,但是它們可以有比許多大型的光學干涉儀的孔徑合成更加小的孔徑。然而,它們可以收集更多的光,並且有其他的優點。
極大望遠鏡
前三名的極大望遠鏡和兩個較小的但建成完工的大型望遠鏡進行比較(背景黃色)。在21世紀初,這三個極大望遠鏡預定目標的完成於2018年,雖然歐洲極大望遠鏡 (E-ELT)[5]和30米望遠鏡 (TMT)[6] 這個預定時間延遲到了2022年。

Remove ads
預算
可能的預算數字,這是估計值,並且可以隨時間變化。
項目
有幾個望遠鏡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處於不同階段,有的已經發展到建設項目。
- 已資助建造
- 項目
其中一些項目已經完成,或合併到正在進行建造的極大望遠鏡。
參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