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極漂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極漂移(英語:polar wander)是一個極點相對於一個參考坐標運動。 在地質界,極漂移是指地球磁極軸相對於一個參考坐標的移動。 例如可以用古地磁標本所在地的大陸塊為參考坐標,倘如同一地質時代而不同大陸塊所測出的磁極不同,就可由此計算出大陸塊彼此之間的相對運動 [1]。
極移與極漂移
極移(polar motion)是指是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地殼的活動[2],根據現代空間大地測量學方法包括甚長基線干涉測量 [3], 月球雷射測距以及人造衛星雷射測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4]等,測出現代地球自轉軸的錢德勒擺動,朝西經80°方向的不規則移動,及年度振盪。其使用的固定坐標是國際協議原點. 這些是直接觀測的數據,但在地質歷史記錄中則無。極漂移則是根據岩石的古磁性測出相對岩石所在地的磁極的位置。然後綜合同一地質時代,但不同地區岩石的相對磁極的位置,導出磁極的統一位置。前者是現代所觀測的自轉軸活動,後者是推論出的地質時代過去磁極活動的歷史.
視極漂移
在過去地質時代中,磁極的位置相對固定,因此,可以利用磁性礦物,如磁鐵礦,找到一個相對於當時磁極的一個大陸緯度。 事實上大陸相對於磁極來講,是一直移動的; 但如果把大陸固定,這相對移動就好像是磁極卻在移動。 如果數據足夠,就可以重建大陸相對於磁極的移動。視極漂移就是根據一個固定的大陸,磁極漂移動的路徑。 如果多個大陸之間有相對運動,每個大陸所得的視磁極的移動路徑與其他大陸不同 [3]。 相反,當兩個大陸相互平行移動時,它們的視極漂移是相同的。
真正極漂移
真正的極漂移是除去板塊構造的運動後,地理兩極相對於地球表面的移動。這移動是由地函和地殼之間的重新排列引起的,以便將最大慣性矩軸和自轉軸對齊[5]。在這種情況下,地球能達到最低動能。由於地球是非剛性體,能消散動能而達到最低動能狀態。 真正的極漂移的證據必須根據大量視極漂移的數據,找出磁極本身的移動。而這些數據需要校正板塊本身的移動 [6]。超大陸的形成可能引發更快的極漂移。也就是說,由於超大陸會在某一區集中額外的質量,因此地球的自轉會將超大陸往赤道推動[7]。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