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槍頜翼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槍頜翼龍(學名:Lonchognathosaurus)意為「長矛頜部的蜥蜴」,是翼龍目翼手龍亞目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新疆的Lianmuxin組,年代為白堊紀阿爾比階

快速預覽 槍頜翼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早期, 科學分類 ...

在2004年,Michael Maisch、Andreas Matzke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尖喙槍頜翼龍L. acutirostris)。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長槍頜部的蜥蜴」,意指其嘴部形狀;種名在拉丁文意為「針狀的口鼻部」。

正模標本(編號SGP 2001/19)發現於烏魯木齊市市郊,是一個頭顱骨前段與下頜,是一個大型個體,頭顱骨的完整長度估計約40公分長。前上頜骨修長,有針狀牙齒;每個上頜骨有8顆牙齒。大部分翼龍類的上頜的下緣有大幅彎曲,而槍頜翼龍的上頜的下緣筆直。上頜的牙齒排列至嘴部後方,越後方牙齒越小,牙齒的間隔大。槍頜翼龍具有矢狀頭冠,上有溝槽、凹處。

研究人員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將槍頜翼龍歸類於準噶爾翼龍科,並提出槍頜翼龍是準噶爾翼龍的姐妹分類單元[1]。古生物學家Brian Andres提出槍頜翼龍是準噶爾翼龍的次異名[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