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英語:Lok Sin Tong Wong Chung Ming Secondary School,簡稱王中)是一所位於香港黃大仙區的津貼男女中學,其前身為1949年創立之樂善堂中學,1982年遷入現址及冠名。

Remove ads
歷史
此校原名為「樂善堂中學」,於1949年與「樂善堂義學」一同創立,位於九龍城龍崗道63號。早年,兩校共用同一校舍,並需以半日制輪流上課,當中此校為下午校[2]。
因舊校舍本身已不敷應用,故曾於1960年代加建一層,使此校得以改為全日制[3]。
自1970年起,此校曾一度加設夜中學部,但因中學教育日漸普遍而停辦[4]。
然而,加建後的舊校舍空間仍然不足,九龍樂善堂遂於1974年起申請興建新校舍,其後申請獲批[5],並於1982年遷至現址的新建校舍。由於同珍醬油負責人王仲銘率先捐贈150萬元遷建費用[6],此校相應易名為「樂善堂王仲銘中學」;而小學部則繼續留守原址,直至2019年停辦為止。
1983年3月25日,現存校舍正式揭幕,由時任署理教育署長梁文建主禮[7]。
該校近年銳意發展創新課程,包括初中人文科技課程、高中博雅課程、航空學、自主學社等。為配合課程,學校亦發展了不同的學習空間,例如超過8000尺的低碳生活平台、造物研習所、生活空間、航空學習中心等。全校課室也改裝了成為可提供 Blended Learning 的學習場地,包括86寸電子屏幕、LED燈板、紅外線音響系統等。全校學生均以 iPad 作為電子學習工具,配合課室實體教學,提供全面網上學習平台。[8]
自上任謝國駿校長離職,相關創新課程已相繼停止發展。
Remove ads
校訓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以九龍樂善堂屬校通用之「仁、愛、勤、誠」的價值作為辦學基礎。該校校訓簡釋爲:
- 仁以待人: 在心靈間播種關懷
- 愛以勵己: 在生活裡開拓夢想
- 勤於學習: 在人生中追求卓越
- 誠於處事: 在群體中自我完善
校歌
- 九龍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校歌 (黃友棣曲、顧超文詞)
樂善仁翁創我校,莘莘學子沐春風。
校舍敞明環境美,讀書之樂在其中。
家國事,責任重,年雖少,志氣雄。
萬丈高樓平地起,求學做人一樣同。
前進!前進!向前進!誓作民族先鋒。
歷屆行政人員
- 李卓藩 先生[4]
班級結構
- 初中(中一至中三):每級4班。
- 高中(中四及中六):每級4班。
開設科目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科目: 中國語文、普通話、數學、科學、綜合人文、中國歷史、人文科技課程(電腦、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幸福人生規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科目: 英國語文。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科目: 中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中國歷史、人文科技課程、音樂、視覺藝術、戲劇、體育、幸福人生規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科目: 英國語文。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科目: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及社會發展、通識教育、物理、生物、經濟、地理、歷史、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設計與應用科技、航空學、體育、自主學社。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科目: 英國語文、化學。
著名/傑出校友
- 戴耀明:香港男演員
交通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