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里西斯世界遺產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模里西斯世界遺產列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1]

模里西斯世界遺產的所在的地理位置
(圖例:文化遺產)

模里西斯於1995年9月19日批准該公約後,其文化和自然遺產才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3年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在模里西斯指定了2個世界遺產,2個均為文化遺產。另外,有1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遺產入選為《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模里西斯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在2006年入選世界遺產;莫納山文化景觀在2008年入選。[2]

世界遺產

以下表格中列出模里西斯2項世界遺產的資訊,其中名稱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所訂名稱;圖片為該遺產的代表圖片;地點為該遺產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選年份為遺產入選世界遺產的年份;編碼為世界遺產官網上的編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10項標準收錄世界遺產,入選的每個世界遺產必須符合至少1項標準,其中第一項(i)至第六項(vi)為文化遺產,第七項(vii)至第十項(x)則為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及自然遺產標準的為複合遺產;簡介為該遺產之簡介。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3]

另外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

更多資訊 名稱, 圖片 ...
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UNESCO 資料編碼 簡介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 Thumb 路易士港區 2006 1227
(vi)
路易士港是現代契約勞動力移民的起源地。1834年,英國政府選擇模里西斯島進行試驗,以契約勞動力取代奴隸。在1834年到1920年間,近50萬名契約勞動力從印度來到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工作。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區的建築展示新時代世界經濟體系,為世界移民史上重要的一頁。[4]
莫納山文化景觀 Thumb 黑河區 2008 1259bis
(iii), (vi)
莫納山是一座崎嶇不平的山,海拔556公尺,在模里西斯的西南部突入印度洋的半島上。在18世紀至19世紀初,逃亡黑奴英語Maroons(Maroons,或稱馬龍人)將此地作為庇護所,逃亡的奴隸在莫納山的山洞和山頂上形成了小型定居點。模里西斯過去作為奴隸貿易的一個重要中轉站,也被稱為「馬龍共和國」(Maroon republic),此遺產記錄過去奴隸貿易的歷史記憶。[5]
關閉

預備名單

除已入選名錄的遺產外,接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成員國還可以把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在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經過入選預備名單的過程,方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截至2023年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模里西斯預備名單有1項遺產[2]

更多資訊 名稱, 圖片 ...
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編碼與入選標準 簡介
黑河谷國家公園 Thumb 黑河區薩凡納區 2006 5038
(vii), (ix), (x)
黑河谷國家公園是模里西斯西南部丘陵地區的一個國家公園,成立於1994年,面積67.54平方公里,包括濕潤的高地森林、較乾燥的低地森林和沼澤地。此地有壯麗的景色,為多種模里西斯特有種鳥類的棲息地,也有許多珍稀的植物。[7]
關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