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橫紋龍蜥

飞蜥科攀蜥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橫紋龍蜥學名Diploderma fasciatum)又名條紋龍蜥,為鬣蜥科龍蜥屬爬行動物,分布於越南北部中國南方等地區[3]

快速預覽 橫紋龍蜥,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分類

四川龍蜥(Diploderma szechwanensis) 被認為是橫紋攀蜥的(Diploderma fasciata)的次定同物異名,但也有研究指出證據不足以證明這兩個物種為同物異名,應保留四川龍蜥為有效種[4][5]。2022年研究人員基於分子與形態數據支持先前關於四川龍蜥與橫紋龍蜥的同物異名關係,並且證實井岡山龍蜥Japalura jinggangensis)亦為橫紋龍蜥的次定同物異名。[3]

鑑別特徵

體型中等至大型,成年頭體長(SVL)可達89.9mm;(2)尾長適中,雄性相對尾長(TAL/SVL)170.2–201.8%,雌性為172.2–196.6%;前肢長度中等,相對前肢長(FLL/SVL)38.5–50.6%;後肢相對較短,相對後肢長(HLL/SVL)55.9–71.6%;(5)頸鬣與背鬣差異明顯,大,呈三角形,鬣長(CL)為頭長(HL)的7.2-14.0%;背部擴大的鱗片與背景鱗片高度分化,圓錐形或亞錐形,每枚鱗片中間均有一明顯的棱;顳、鼓膜及嘴角後特化錐狀鱗數量多且發達;鼓室被鱗;頭腹鱗大小不等,擴大的吼鱗散布於後部和外側;第四指下鱗數(F4S)18-25,第四趾下鱗數(T4S)21-29;肛前鬣鱗數(MD)34-49;第一上唇鱗與鼻鱗間的小鱗行數(NSL)大部分為0,少數為1;眶下鱗3行,中間行鱗片大部分擴大;生活時喉囊發育適中,防腐劑保存狀態下不見;兩性均無體側紋;兩性體背中部均具有一個淡綠黃色至淡黃綠色的沙漏形橫向斑紋,雄性更為明顯;兩性均無明顯吼斑;舌和口腔為淡硫磺色至淡鉻橙色,口腔兩側後部具有淡灰色斑點。[3]

Remove ads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