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次錒系元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次锕系元素
Remove ads

次錒系元素(英語:minor actinide)是指用過核燃料中除之外的錒系元素,包括[2]比較重要的同位素有錼-237、鋂-241、鋂-243、鋦-242到鋦-248,以及鉲-249到鉲-252。

Thumb
輕水堆核種鈾-238到鋦-245的嬗變流程。[1]縂嬗變速率對於不同的核種不同。鋦-245和鋦-248是長壽核種。

核子動力產業主要應用的則稱為主錒系元素(英語:major actinide)。

在用過核燃料儲存中,來自鈽和次錒系元素的放射性熱量將在三百年到兩萬年間居主導地位。[3]分裂產物中其它核種的半衰期要不短於三百年,就是長於兩萬年。

不同鈽的來源中,核電廠用過燃料中所含鈽-241比軍事用途的反應爐中產生的鈽要多得多。鈽-241半衰期為14年,經β衰變轉變為鋂-241。對熱中子而言,鋂-241是不可分裂材料,但是快中子可以引發鋂-241的分裂。鋂-241只有在吸收兩個熱中子之後才能轉變為可分裂材料。因此,無論對於熱中子反應爐還是核武器,鈽-241和鋂-241的含量越低越好。鋂-241量的多少還可以用來鑑定未知來源的鈽,以及估算該樣品上一次經過化學純化的時間。

鋂通常被用作α放射線源和低能量γ放射線源。它還被用在預防火災游離煙霧探測器中。鈽-239和鈽-240經過中子俘獲後可以轉變為鈽-241,後者經過β衰變變為鋂-241。[4]一般來説,隨著中子能量的增加,分裂反應的反應截面增大,而中子俘獲截面降低。因此若是用金屬氧化物燃料,沸水堆壓水堆中鋂的產量要多於熱中子堆[5]

次錒系元素大多是人造元素,只有極少量作爲天然衰變產物存在於自然界礦物中。但在核武器試驗裏,有少量次錒系元素存在於放射性落下灰中。比如,在美國熱核武器常春藤麥克的實驗場地,曾發現了鋂、鋦、鉳、鉲、鑀和鐨等的同位素。[6]

更多資訊 同位素, 份量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