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Omar Khayyam)是位於月球背面北半部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波斯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暨詩人奧馬爾·海亞姆(1048年-1131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位於波喬布特環形山西北坑底,西北側部分被席格蒙迪環形山覆蓋、東北毗鄰斯莫盧霍夫斯基環形山、坎尼扎羅環形山和埃利森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南和西南方[3]。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58.21°N 102.22°W,直徑68.64公里[4],深度約2.75公里[1]。
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由二座撞擊坑合併而成,其中較小的一座重疊在較大一座的南部之上。環形山北側坑壁已嚴重磨損,而東、南二側邊緣則基本消失,形成一處寬大的裂口,沿西側壁切入了一座小隕坑。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280米[1],內部容積約4160公里3[1]。坑底被南面較小隕坑的北側坑壁一分為二,其中北半部地表較崎嶇,而南半部則相對平整,沿內壁和坑底散布有一系列細小的撞擊坑穴。
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就位於月球正面西北邊沿之後,該區域有時在月球攝動期間及有利光照條件下可被帶入地球視野範圍,但只能大略看到其側面,更多的細節則無法看清。
Remove ads
參引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