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陸舞曲
音乐流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歐陸舞曲(英語:Eurodance,有時簡稱為歐陸,Euro;有時也稱為歐洲能量舞曲,英語:Euro-NRG、歐陸電子樂,英語:Euro-electronica)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中期流行於歐洲、大洋洲及南美洲的電子舞曲。雖然有許多歐陸舞曲在北美洲造成轟動,一般而言,歐陸舞曲在北美洲比較不流行。在1996年以後仍然出現許多受歡迎的歐陸舞曲。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歐陸舞曲的特色有:女聲或男聲、簡單的歌詞、若有饒舌部份多為男聲、重且快速的節拍(音樂速度(BPM)約為100—175拍)、合成器的即興重複段落等。歌詞部分,大部分歐陸舞曲無論製作人或演唱人母語大部分為英語[2],少量拉丁主題的作品為西班牙語[7][8]。歌唱部份常伴有無實際意義的歌詞,如艾菲爾651998年的經典歌曲《Blue (Da Ba Dee)》(直譯:憂傷或藍色)裡的一段歌詞「Da Ba Dee Da Ba Di」[9]。
歐陸舞曲—「Eurodance」名稱的來源是因為流行的地區主要在歐洲且主要由義大利、德國、比利時及荷蘭製作。在最受歡迎的團體之外,還存在數百個製作歐洲舞曲的計畫。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