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仙城際鐵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仙城際鐵路全長近88公里,其中71公里與已通車的漢宜鐵路共線[1],近17公里的仙桃支線於2020年12月26日開通營運[2]。作為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的一部分,本線使武漢城市圈的交通更加完善。
Remove ads
背景
漢宜鐵路在仙桃市和天門市境內分別設置了仙桃西站和天門南站;實際上,離仙桃市區更近的是天門南站,但是該站的日均乘客運送量為8500人次,遠遠超過設計的每日1500人次[3];另外,據2015年數據,到天門南站乘車的旅客達到了300萬人次/年[4],天門南站到武漢的車票也經常供不應求,這都給仙桃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3]。
路線走向

本線從漢口站起,有71公里與漢宜鐵路共線,在臨近大福村的位置設立大福站(交會站),並向西南方向引出支線,在長埫口鎮附近跨過江漢平原鐵路和仙洪高速公路,接著依次跨過318國道、杜家台洩洪通道和滬渝高速公路並延伸至沔州大道,最後止於市中心東南方,並在此設立仙桃站。[2][4][5]
歷史
早在2009年,國家發改委就批准了7條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其中就有仙桃到武漢的城際鐵路。到2015年時,已經開通的三條線(武咸、武石和武岡城際鐵路)並未達到預期的客流,於是在2015年,鐵路投資政策調整後,武漢至仙桃的城際鐵路被迫擱置。同年,仙桃市發改委首次提出了建設長60公里、由市政府營運的地方鐵路,並對接武漢地鐵延長線的方案;然而,由於武漢地鐵方面沒有考慮仙桃市的客流,也沒有和仙桃市達成轉乘站位置的共識,此方案也未能實施。[6]
2016年3月8日,湖北省發改委副主任潘幼成在聽取了仙桃市方面的匯報後,提出了建設仙桃至武漢城際軌道交通的「大方案」,和利用既有的漢宜鐵路,從大福修建新線到仙桃城區的「小方案」。之後,湖北省發改委、鐵四院與仙桃市進行了多次研究,鐵四院還製作過十多套設計方案,但都碰了壁。2017年5月10日,仙桃市委書記胡玖明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黃民見面、交流,最後得到了「深化仙桃支線研究,加快報批」的回答。同年6月23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批覆了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的方案。[6]
Remove ads
仙桃支線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設計,總預算為26.85億元,已於2017年9月27日動工[7]。計畫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即設計單位同時負責施工的模式;在2016年時,仙桃市政府和鐵四院的聯合考察組還曾前往長沙市、襄陽市和佛山市考察此模式的運作[6]。施工單位有中鐵十一局和中鐵十二局[8][9]。2019年3月18日,第一片梁在仙桃開始架設[10]。至2020年8月底,全線的橋梁工程完成[11]。2020年12月,全線試運轉。[12]
本線將在遠期延伸至省內的潛江市和監利縣,甚至是湖南省的常德市,成為武漢鐵路樞紐西南方向的通道,並惠及沿線近500萬人口[1][13]。2020年5月13日,仙桃-洪湖-監利鐵路建設計畫洪湖境內路線走向協商會在洪湖市召開;目前路線的設計距離為89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並預留250公里/小時的條件。會上,鐵四院提出了種方案,最後與會者一致同意了「萬全」方案,即路線中在洪湖市由南折向西,沿著內荊河北岸到監利市的方案。[14]
營運
2020年12月13日,時任仙桃市長和市委書記試乘了這條路線。[15]《仙桃日報》社將在2020年12月21日舉行試乘活動,屆時將有10人率先體驗這條路線。[16]
待仙桃支線通車後,全線將達到最短3分鐘的發車間隔;到2030年時預計每日開行20對客車,到2040年將達到每日30對。[17]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