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元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元衡(758年—815年7月13日),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中晚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大臣及詩人,官至宰相武就與汝南縣君周氏之子[1]

生平

武則天曾侄孫。雖然他是武后親戚,不過由於輩分甚遠,而未列入防外戚干政的名單。高祖武仁範,曾任雲陽縣令。建中四年(783年)考中進士。先後出任監察御史華原縣令,由於和畿輔鎮軍督將不和,武元衡以生病為由辭職,唐德宗沒同意,又讓他擔任比部員外郎,一年內就轉任右司郎中,後出任御史中丞。德宗很器重他,對群臣說:「武元衡具有宰相才能。」其後於唐順宗年間為王叔文等改革派排擠,被貶為右庶子。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正月,出任門下侍郎平章事,兼判戶部事。十月封臨淮郡公,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元和八年三月十一日,代高崇文為西川節度使。

武元衡會寫五言詩,詩人張為編撰的《詩人主客圖》,評論中唐詩人的流派,以白居易孟雲卿李益孟郊鮑容、武元衡6人為主,其餘為客,把武元衡奉為「瑰奇美麗為主」。其詩當時常有好事者傳之。

元和八年(813年)召回長安拜相,力主削藩。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早朝路上,被李師道派遣的刺客暗殺於靖安坊東門,御史中丞裴度亦被襲,差點死去。武元衡諡忠湣。有《臨淮詩集》。

兒子武翊黃,官至大理卿,擅長楷書;孫簡段文昌皆其女婿。

Remove ads

人物相關佚事

  • 武元衡被刺前夜作了一首《夏夜作》,詩道「夜久喧暫息,池台惟月明。無因駐清景,日出事還生」。被視為讖語籤詩
  • 白居易於元和十年武元衡被刺後上書朝廷通緝要犯,因此被指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因而被貶。

影視作品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