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漢地鐵DKZ8型電聯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漢地鐵DKZ8型電聯車,是武漢地鐵的首款載客列車,也是中國大陸首款國產化全鋁合金車體地鐵車輛[10],目前在1號線營運。
Remove ads
Remove ads
列車編組
DKZ8型列車由北車長春軌道客車生產,為4節車廂B型編組(2M2T,Tc-M-M-Tc),共12列,計48節車廂,於2004年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時投入使用。
Remove ads
車體結構
列車車體呈鼓形,在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的同時實現了輕量化,具體包括:[1]
車頂車頂採用鋁合金型材焊接結構,圓弧頂和空調平台均由4種型材插接組成,其中空調平台位於M車和Tc車的一、二位端,內部安裝有三菱電機制EU711型空調裝置(每節車廂安裝兩台,每台的製冷容量為40.7 kW[11]);車頂的二次骨架由縱梁和橫梁組成,均為鋁型材,固定在車體鋁結構的T型滑槽內。 側牆側牆鋁合金結構採用分塊結構,每節車廂分為10塊側牆,每塊側牆由7或8塊鋁型材組焊成形。 側牆內牆板採用厚度為4 mm的白色進口聚酯玻璃纖維材料,表面為光面或亞光面,使用壽命不小於15年;內牆板使用鋁梁骨架支撐,鋁梁用螺栓固定在側牆鋁結構的滑槽上。內牆板的上、下兩邊用螺釘固定在鋁梁上,左、右兩邊用螺釘固定在滑槽上,窗口四周則使用3M尼龍搭扣固定在內骨架鋁梁上。 側牆外部的裝飾彩條在一期工程開通時為紅色,在二期工程開通後更換為一號線的標識顏色「地鐵藍」[12]。 底架底架採用大斷面鋁合金擠壓型材焊接結構,並設有頂車、架車、復軌用墊座,可用於拆卸、組裝、修理、裝運以及救援等操作;Tc車駕駛室端部底架還設定板梁結構,並加裝防爬器,以滿足底架吸收高衝擊能量的需要。 前端牆Tc車前端牆採用流線型結構,由前端鋁結構和玻璃纖維外殼組成,其中玻璃纖維外殼上開有1個風擋窗口和2個直角三角形側窗;前端鋁結構採用了插口式板梁結構,其中門立柱和門上橫梁為冷彎鋁型材,其它板梁採用了厚度為8 mm的鋁板。 |
Remove ads
車內布置

列車的內部設施採用縱向對稱布置方式,具體包括:[1]
列車的每節車廂兩側各有四扇客室側門,均為雙開電控電動外塞拉門,有效開度1300毫米,高度1850毫米。
司機室的側門為單開手動外塞拉門,而間壁門則為手動摺疊門,其上帶有玻璃窗和保險鎖,客室一側只能通過鑰匙開啟,司機室一側則通過小手把開啟。
列車的每節車廂兩側各有三扇明窗和兩扇暗窗,其中明窗為三層中空車窗,包括最外層的5毫米厚高效能鍍膜玻璃、中間層的4 mm厚鋼化玻璃、內層的5毫米厚鋼化玻璃,以及每兩層玻璃間的6毫米中空層;暗窗則為內表面經過絲網印刷處理的5毫米厚鋼化玻璃。
列車的客室內部設有縱向座椅,分為六人、四人、三人長座椅三種;座椅在客室兩側對稱分布,其近門側設有擋風板。
座椅上方設有螢光燈燈帶提供車內照明,燈帶附近還設有經過拉絲處理的不鏽鋼製U形扶手。
客室兩端設有LED走字屏,可顯示當前站、下一站等資訊,此外部分車門上方還設有LED閃燈圖。
地板型材由七塊鋁合金擠壓型材焊接組成,腔內填充防寒材,下表面噴塗隔聲阻尼漿,上方則鋪裝鋁蜂窩地板和厚度3毫米的灰色PVC地板布。
鋁蜂窩地板下表面附裝隔音板,通過地板連接件固定於地板型材上;地板連接件由橡膠座、鑄鋁座及PVC墊板組成,可起到良好的隔震及支撐固定作用。
司機台只裝在TC車上,供司機駕駛列車用,在結構上分為台面裝置和台下箱櫃兩大部分,其中台面由玻璃纖維製成,台下箱櫃由鋼板製成。
台面裝置包括TMS系統顯示器、廣播控制面板、ATC系統顯示器、雙針壓力表、司機控制器、無線電台控制盒,以及各種訊號指示燈和開關等。
台下箱櫃分為三部分:左櫃、中櫃及右櫃。左櫃設有無線電台主機和雨刷水箱,中櫃為接線端子排和腳踏部分,右櫃為廣播主機和儲物櫃。
電氣系統
列車以1M1T為一個完整的牽引、供電、控制單元,兩個單元組成一列編組,其電氣系統由東芝提供,具體包括:
每節M車下方各安裝一台SVF068-A0型牽引變流器,以1C2M2群方式驅動其所在M車的四台SEA-402型三相四極鼠籠式交流馬達。[4][8]
牽引變流器為兩點式IGBT電壓型三相直-交變流器,冷卻方式為熱管散熱器走行風冷。變流器箱中包含兩套STC235-A0型變流器單元、兩套STC236-A0型制軔斬波單元及一套LCU272-A0型邏輯控制單元,其中每套變流器單元包含六個三菱電機制CM1200HA-34H型IGBT功率模組(額定電壓1700 V,額定電流1200 A),驅動兩台牽引馬達,每節M車的四台牽引馬達在其輸入端處並聯。[6]
SEA-402型牽引馬達的技術參數為:額定功率180 kW,電機電壓550 V,電機電流240 A,工作頻率72 Hz,額定轉速2115 r/min,絕緣耐熱溫度200 ℃,功率因子0.86。[4][5]
SVF068-A0型牽引變流器的技術參數為:重量910 kg,輸入電壓範圍DC 500-900 V,動力輸出電壓AC 0-550 V,制軔輸出電壓AC 0-675 V,輸出頻率0-135 Hz。[2][8]
Remove ads
列車採用雙路靜止變流器(SIV)交叉供電方式,每節Tc車下方各安裝一台INV168-A0型IGBT靜止變流器,用以將DC 750 V逆變為AC 380 V、DC 110 V 或DC 24 V,其冷卻方式為熱管散熱器走行風冷。靜止變流器的技術參數為:重量1820 kg,輸入電壓範圍DC 500-900 V,輸出電壓AC 380 V±5%(50 Hz),輸出容量140 kVA,輸出頻率50 Hz±1 Hz,噪聲<70 dB,功率因子≥0.85。[13]
列車的監控系統由主機(MU)、次級裝置(SU)和顯示裝置(DSP)組成,其中MU和DSP安裝在Tc車上,SU安裝在M車上。監控系統的功能包括:[6][14]
- 資料採集:通過常串行通訊及資料輸入,從車上裝置處採集資訊。
- 計算:從牽引變流器處取得牽引電機的轉子頻率,進而計算列車的執行速度。
- 檢測與記錄:檢測列車的各種裝置,採集它們的狀態訊號,並將列車的效能資料或故障情況存檔。
- 顯示:藉助司機台的顯示器,為司機和列車員提供列車圖解、公里和速度顯示、故障顯示等實用功能。
- 設定面板:可實現更改列車號、車輪直徑設定、小站辨識、絕對公里值自動校正等操作。
列車的控制系統具有控制列車執行、控制各種輔助設施、提供執行資訊等功能,具體包括:[6]
- 執行模式控制:共有九種執行模式可供切換,分別為:
- 無人駕駛(GoA 3等級):列車的執行完全由ATC裝置控制,除首站需人工按發車按鈕外不需人工干預。
- ATO自動駕駛:除每站均需人工發車外,與無人駕駛模式相同。
- 人工保護(PM):列車執行方向由ATC裝置決定,列車牽引及制軔完全由司機操作,ATP進行保護。
- ATP反向(只在ATO及PM模式下有效):用於在列車停站不準確情況下調整停站位置(退行6 m)。
- ATP(RM):列車執行方向由人工確定,ATP防護速度不超過25 km/h,其餘操作均由人工干預。
- ATP切除:完全為人工駕駛,牽引變流器在25 km/h時切除牽引,超過30 km/h時則緊急緊軔。
- 洗車:用於洗車作業,將車速控制在3 km/h。
- 反向執行:牽引變流器在4 km/h時切除牽引,超過7 km/h時則緊急緊軔,必須將手柄打到制軔位才可恢復牽引。
- 站場執行:牽引變流器在10 km/h時切除牽引,超過15 km/h時則緊急緊軔,必須將手柄打到制軔位才可恢復牽引。
- 牽引及制軔控制:依靠牽引線和非制軔線的邏輯關係決定列車的制軔、惰行和牽引狀態。
- 力矩指令傳遞:將ATC裝置或司控器手柄發出的力矩指令,通過邏輯判斷轉為PWM編碼訊號,並通過列車線進行傳輸。
- 空氣壓縮機控制:起車狀態下,雙壓縮機組同時打風;正常工作狀態下,由主控司機室側的壓縮機打風;此外還具有強制泵風功能。
- 列車服務裝置控制:具體包括對以下五類裝置的控制:
- 照明系統:即正常照明及應急照明的控制功能。
- 空調裝置:由司機台統一控制,包括通風、製冷、預製冷、緊急通風等功能。
- 客室採暖:共有三檔,由司機台統一控制。
- 乘客資訊系統:與LED閃燈圖和走字屏聯動,具有自動、半自動、人工等報站模式,並可插播廣告等資訊。
- 列車車門控制:以開關門控制為主,並具有一定的防夾物功能。
- 訊號控制:包括對頭燈、尾燈、行車燈、電笛等的控制。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