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歧路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歧路燈》,清朝李綠園長篇小說[1]是清中葉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初傳120回,[2]通行本全書一共一百零八回。[1]

乾隆十三年(1748年),李綠園生父過世,守制在家,開始創作《歧路燈》前80回,後「以舟車海內,輟筆二十年」。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李綠園辭官歸里,續寫《歧路燈》。乾隆四十二年完稿,全書約70萬字。《歧路燈》共創造兩百多個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清乾嘉學者呂中一評李綠園是「以左丘、司馬之筆,寫布帛菽粟之文章」,近代小說史家蔣瑞藻稱《歧路燈》「描寫人情,千態畢露,亦絕世奇文也」,朱自清認為《歧路燈》與《儒林外史》是可以並駕齊驅的。[3]

內容

嘉靖年間,河南開封貢生譚忠弼,為人端正謹慎,四十始得子,家教甚嚴;兒子十二歲已會背誦《五經》。然而忠弼早逝,臨終時留給獨生子譚紹聞八字:「用心讀書,親近為人。」寡母王氏識見短淺,對兒子溺愛護短,聘請教師侯冠玉,不學無術,而且道德敗壞。同輩子弟有夏鼎、張繩祖、管貽安、盛希僑等人皆浮華浪子。譚忠弼去世後,這些惡少常來引誘紹聞,甚至五人結拜兄弟,同吃共賭。紹聞漸染惡習,鬥雞走狗,狎尼宿娼,寵孌童,一步步地走上歧路,以致家業敗落。忠僕王中每對少主人的不軌行動加以勸阻,都遭驅逐。有一次譚紹聞賭博,是賭棍故意讓他贏一次,王氏竟然加以讚賞。髮妻孔慧娘氣病而亡身,後由舅舅王春宇提親,譚紹聞續娶巫翠姐為填房。巫翠姐是富商女兒,沉迷於聽戲摸牌。紹聞一再地良心發現,悔恨、自殺,但依舊不能斷然拒絕狐群狗黨的引誘,一再地重蹈覆轍。

後來幾人為擺脫經濟困境,夏逢若慫恿將銅匠請至家中,擬鑄私錢發財。後因忠僕王中勸止,此鑄錢案被迫中止。譚紹聞為了給母親嬴金鐲,牽連上趙天洪盜案,吃上官司,遭拘捕下獄。家人傾家盪產,使得出獄,為了償債,紹聞伐盡祖墳林木,備嘗辛酸,在父執輩的協助下,終迷途知返,立志悔過。年至不惑,潛心攻讀,後得授知縣。紹聞常以平生遭遇戒其子簣初,於是簣初隨父讀書,考場屢捷,殿試又賜進士出身。後欽點翰林,重振家業。[1]《歧路燈》雖被譽為中國首部長篇教育小說,但向來褒貶兩極,[4]馮友蘭《序》中說:「《歧路燈》的道學氣太重,的確是一個大毛病。」小說問世之後乏人問津,長期以鈔本方式流傳,許多鈔本往往附有原作者李綠園撰《家訓諄言》。1924年洛陽清義堂印行一百零五回石印本,流傳不廣。

Remove ads

思想

李綠園在《歧路燈自序》和書中,多處批評《金瓶梅》。小說中勸誡世人:「教子要嚴,延師要正,交友要慎。」書中譚忠弼的臨終遺言,「用心讀書,親近正人」這八個字,則是小說的主旨,堪稱封建時代教育子弟的指路明燈。

注釋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