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死亡預告

日本系列漫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死亡預告
Remove ads

死亡預告》(日語:イキガミ)是間瀨元朗日本漫畫作品。2004年於《週刊Young Sunday》刊登單期作品後獲得讀者大迴響,2005年9號開始不定期連載。2008年因《週刊Young Sunday》休刊移到《Big Comic Spirits》,同年41號連載再開[1]。此作品於2012年10號連載結束,在此之前都是不定期連載。

快速預覽 死亡預告, 羅馬字 ...
Remove ads

故事簡介

故事以一個語言、文化皆和日本相似的國家為背景,這個國家實施「國家繁榮維持法」是為了讓國民對「生命的價值」重新認識使得國家得以繁榮而制定。每個人在進入小學就讀時會注射藥物,在千分之一的針筒中混入了奈米膠囊,在生命力達到尖峰的18到24歲之間設定好的時間破裂,奪去這個人的生命,人們在死前的24小時會收到死亡預告證「逝紙」。

登場角色

藤本賢吾藤本 賢吾(ふじもと けんご)
本故事的主角,25歲。在武藏川區役所戶籍課工作的男公務員。工作是負責傳遞逝紙的「逝紙傳遞員」。對這個工作感到自豪,但隨著接連目睹多名收到逝紙的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開始對國繁法抱有疑惑。
石井石井(いしい)
武藏川區役所戶籍課課長。藤本的上司,負責指示逝紙的傳遞。自己也曾擔任過「逝紙傳遞員」。實際身分是負責糾出思想頹廢者的「國繁警察」,透過計謀讓藤本露出馬腳而遭到逮捕。
久保七湖久保 七湖(くぼ ななこ)
國繁服務中心的女臨床心理醫生。在武藏川區役所新開設的諮詢室工作。曾屬於反對國繁法的秘密組織,試圖邀請藤本加入,但決心尚未明確的藤本反而向國繁警察檢舉久保,使得她遭到逮捕。其後被送往思想改造營洗腦,並成為了國繁警察的臥底想抓住藤本的把柄。所幸在最後一刻醒悟和藤本一起逃往了日本。

用字

國家繁榮維持法(通稱「國繁」)国家繁栄維持法(通称「国繁」)
這個法律是對生活在和平社會的國民,以「死」的恐懼使之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
根據這個法律,國民無法知道誰被注入了膠囊。
國民到那個時期(死亡預定的18~24歲)會伴隨著「自己會死」的危機感成長。
正是因為這個危機感使國民對「生命的價值」意識提高,提高社會的生產率。
一部份的人批評「為了讓國民了解生命的珍貴而進行如同俄羅斯輪盤的賭局」,不過這些人會被作為頹廢思想者整頓。(見下記)
國家繁榮預防接種国家繁栄予防接種
基於國家繁榮維持法規定這個國家的全體國民必須注射的預防接種。在所有的預防接種針筒(稱作國繁接種用P5型,全國統一使用)中的0.1%混有奈米膠囊。
奈米膠囊ナノカプセル
在0.1%的針筒混入特殊的奈米膠囊接種後,在體內漂浮,最後停留在心臟的肺動脈。
在生命力達到頂峰的18~24歲期間預先設定破裂的時間,體內有奈米膠囊的人將會死亡。
厚生保健省厚生保健省
發行逝紙的中央省廳。通稱「厚保省」。
逝紙逝紙
正式名稱為「死亡預告證」。
預告證的左上為本人的照片,右上由上而下依序為姓名、出生年月日、原籍、住址,中段下為「死亡預定時刻」和「あなたの御冥福を心からお祈りします。」的文字,最下面為發行日期與「○○○知事 ○○○○」和印跡及條碼。
在對象者死亡前24小時前後送達記載關於國家繁榮維持法的文件組。(如果在傳遞員訪問時本人不在的話,便會放置「不在票」。確認了不在票的死亡預定者,可以透過服務中心,即使是深夜、假日都可以拿到預告證。)
在「死亡預告證」預定的24小時內,可以自由使用公共設施及公共運輸機關等的票。同時也是遺族得到「國家繁榮遺族年金」的證明書。
國繁遺族年金国繁遺族年金
由因國繁而死的遺族領取。但是如果國繁死者自暴自棄而犯罪的話便會失去資格,更會向遺族索取賠償(但不追究刑事責任)。
頹廢思想退廃思想
反對「國家繁榮維持法」的思想。頹廢思想者會被注入奈米膠囊。
安全負擔條約安全負担条約
這個作品時代的56年前,日本與戰勝國之間交換的軍事協定。
國家繁榮維持法也被加進條約中締結,隔年開始實施。
8年後有條約修正的「安負鬥爭」的大規模運動,但是條約還是強制採決。
再8年後,「全共同」學生組織進行大規模的反對運動,最初的國繁死亡者也在其中。另外,石井課長也曾參加過。

出版書籍

更多資訊 卷數, 小學館 ...
Remove ads

電影

快速預覽 死亡預告, 基本資料 ...

2008年9月27日日本公開,台灣於2008年12月5日上映。電影版劇情主要取自漫畫中「被遺忘的歌曲」、「生命的爆走」與「最愛的謊言」三則故事。

演出人員

製作人員

  • 導演:瀧本智行
  • 音樂監督:稻本響
  • 劇本:八津弘幸佐佐木章光、瀧本智行
  • 製作:TBS
  • 配給:東寶

主題曲

  • PhilHarmoUniQueみちしるべ

著作權問題

本作品(特別是第一話)和作家星新一的初期作品《生活維持省》的內容、故事、表現酷似而引發爭議。

2005年連載開始時,就因設定、內容類似而受到日本文藝家協會的指摘。又因為本作的電影化,繼承星的著作權的女兒星瑪麗娜因為與《生活維持省》類似,對「剽竊問題」感到頭痛而寄郵件給筒井康隆,筒井康隆在2008年9月10日在自己的網誌上寫出[2]。之後在星新一的官方網站上刊登星瑪麗娜的見解[3]及小學館方面的見解[4]。另外該官方網站也以期間限定公開生活維持省全文[5]。小學館方面則反駁「作者、責任編輯直到最近都不曾接觸過《生活維持省》」。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