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滅松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撲滅松(英語:Phenitrothion)是一種價格低廉且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的硫代磷酸酯(有機磷酸酯)殺蟲劑。[5]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3月31日) |
![]() | 本條目可能存在過多偏好某個特定立場的論點。 (2018年8月1日) |
撲滅松 | |
---|---|
![]() | |
![]() | |
IUPAC名 O,O-Dimethyl O-(3-methyl-4-nitrophenyl) phosphorothioate 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 | |
別名 | Dimethoxy-(3-methyl-4-nitrophenoxy)thioxophosphorane O,O-Dimethyl O-4-nitro-m-tolyl phosphorothioate |
識別 | |
CAS號 | 122-14-5 ![]() |
PubChem | 31200 |
ChemSpider | 28941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ZNOLGFHPUIJIMJ-UHFFFAOYAZ |
ChEBI | 34757 |
KEGG | C14442 |
性質 | |
化學式 | C9H12NO5PS |
摩爾質量 | 277.23 g·mol−1 |
外觀 | 黃棕色液體 |
密度 | 1.3227 g/cm3 |
熔點 | 3.4 °C(277 K) |
沸點 | 118 °C(391 K) |
溶解性(水) | 38.0 mg/L |
溶解性 | 易溶於二氯甲烷、異丙醇、甲苯,難溶於正己烷[1] |
log P | 3.30(辛醇/水)[2] |
危險性 | |
致死量或濃度: | |
LD50(中位劑量)
|
500 mg/kg(大鼠,口服)[3] 1416 mg/kg(雌性小鼠,口服)[4]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健康影響
![]() |
低於致死劑量的撲滅松會影響有袋動物的動作機能,[6]而在急性(高)劑量水平下,它會降低鳥類的運動活力。 [7]
在慢性(低)劑量試驗中,出乎意料的是,只有最低濃度(0.011 微克/升)的殺螟松抑制了藻類的生長,儘管所使用的所有慢性劑量水平在其他方面對藻類都是有毒的。 [8]
撲滅松只需要一半的最低有效劑量就可以改變淡水線鱧(鮕鮐)的甲狀腺結構。 [9]
生活在撲滅松噴霧操作附近的兒童的非特異性腦病和脂肪內臟變化(雷氏症候群)病例引發了後來在《科學》、[10]和最初在《柳葉刀》中描述的研究: [11]
“ | 2日大的小鼠11日中每日服用撲滅松還有其他物質。在之後2天皮下注射固定且低於致死劑量的腦心肌炎病毒 。在注入病毒後,小鼠死亡率在服用撲滅松組別中死亡率為4-9%,而在服用玉米油對照組中死亡率為0%。在服用撲滅松-腦心肌炎病毒組別中發現小鼠在肝臟和腎臟中脂肪出現變化。其中死亡小鼠發現其腦病變並未出現於特定中央神經系統中,但在一系列的癱瘓和驚厥後小鼠才有死亡情形。撲滅松-腦心肌炎病毒組合對於人類病毒易感性的潛在接觸角色需要更多關注。 | ” |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種疾病不是由撲滅松本身引起的,而是包括表面活性劑和溶劑(有或沒有殺蟲劑)在內的組合清楚地表明,用這些化學物質進行預處理顯著增加了試驗小鼠的病毒致死率。[12]
昆蟲對其的抗藥性
在一個不尋常的對殺蟲劑抗性的證明中,農田中 8% 的昆蟲被發現攜帶一種可以代謝和解毒殺螟松的共生腸道微生物;經過體外試驗表明,該微生物顯著提高了撲滅松處理的昆蟲的存活率。 [1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