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BPM

由羅賓·康皮洛導演的2017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每分钟120击
Remove ads

BPM》(法語: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是一部2017年的法國電影作品,為法國導演羅賓·康皮洛執導的第三部劇情長片。本片獲選為第70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並獲得評審團大獎[1][2]

快速預覽 BPM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基本資料 ...
Remove ads

劇情大綱

1990年代初期的法國,一群與ACT UP英語ACT UP巴黎分會有關的社運人士努力地以各種活動對抗四處盛行的愛滋病,雖然法國政府已經宣布有意願支持HIV患者,但ACT UP公開譴責政府行動如蝸行牛步,並批評他們進行言論審查。在梅爾頓製藥公司宣布計畫在次年製藥會議上公布其HIV試驗結果時,ACT UP成員闖入製藥公司辦公室潑灑假血進行抗議,並要求其立即公布結果。

此次抗議雖有斬獲,但成員卻對是否該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產生激辯。在該年的同志遊行中,ACT UP努力策畫比往年更有效的行動,並感嘆同志們在遊行中「只是像僵屍一樣死氣沉沉地走著」。

在ACT UP內部多場大型會議上,激進派要求採取更直接的行動,而其他成員則是和科學家開會溝通,試圖取得科學界的專業知識和一線消息。組織裡的成員們總是對行動路線爭論不休,而激烈的抗議行動也使得不少成員被捕。

電影的焦點從ACT UP的政治抗議行動轉漸轉移到個別成員的故事。傑里米是組織裡的HIV帶原者,其健康狀況急速惡化。在他死後,團體按照他的遺願將他的屍體抬上街遊行。

新進成員納森是沒有感染HIV的男同性戀,他愛上年長的帶原者西恩,兩人有了性關係,並談論了彼此的性經驗史。西恩是在16歲時感染的,其病情不容樂觀,在西恩臨終前,納森一直在床邊照顧他,並讓他接受安樂死。按照西恩的遺願,ACT UP成員闖入一場健康保險會議中,將西恩的骨灰撒在與會者和他們的食物上。

Remove ads

演員

獎項

更多資訊 獎項, 受獎者 ...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