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比克爾斯棘龍屬

斑龙科顶棘龙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克爾斯棘龍屬
Remove ads

比克爾斯棘龍屬學名Becklespinax)是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牠的模式標本是三個脊椎神經棘,在1884年發現於英格蘭薩西克斯。這些化石被認為是屬於下白堊紀時代。比克爾斯棘龍可能有8公尺長及1.5公噸重。

Thumb
倫敦水晶宮公園的早期斑龍模型,高背部是參考比克爾斯棘龍的化石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比克爾斯棘龍的分類歷史很複雜。牠的脊椎原先被假設是與一些獸腳亞目恐龍牙齒有關,而被歸類於斑龍超科頂棘龍。之後發現這個歸類是沒有理據的,而這些脊椎被葛瑞格利·保羅歸類於高棘龍的新種,長棘高棘龍(Acrocanthosaurus altispinax)。在1991年,牠被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長棘比克爾斯棘龍B. altispinax),屬名是為紀念其發現者塞繆爾·比克爾斯(Samuel h. beckle)。比克爾斯棘龍當時被歸類於新建立的中華盜龍科

在19世紀末期完成的倫敦水晶宮公園的早期斑龍模型,高背部是參考比克爾斯棘龍的化石[1]

在比克爾斯棘龍的三個已發現背椎,神經棘末端1/3段落有不規則的表面。前兩個神經棘筆直,最接近神經棘的高度是其他兩個的約2/3高度[2]。比克爾斯棘龍的第三節神經棘較短,原先被認為可能是因為斷裂造成的。但是,近年發現的昆卡獵龍的最前兩節臀部脊椎較高,顯示比克爾斯棘龍的神經棘可能也是相同狀況。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