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貝利希尼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貝利希尼亞(烏克蘭語:Береги́ня,羅馬化:Berehynia;俄語:Береги́ня,羅馬化:Bereginya;波蘭語:Brzeginia)是斯拉夫神話中的女性神靈(維拉)。直到20世紀後期,在烏克蘭以母權為中心的浪漫民族主義神話中,才開始將其視為具有「灶母,家宅保護神」[1]作用的「斯拉夫女神」[2]。

該名起源於前基督教時期的斯拉夫神話,但在現代用法中它有兩層含義。該名稱的詞源事實不太明確:俄語和烏克蘭語單詞「берег」是指河岸;而衍生的動詞「беречь」(俄語)或「берегти」(烏克蘭語),意為「保護」。
本來,隱秘、陰暗幽靈般的那伊阿得斯(Naiads)水仙類似居住沿河流、湖泊、池塘中的魯薩爾卡,被認為是暴躁、危險的。在水邊,他們被認為總是躲避被青年男女發現,尤其是在黑夜中。
早在20世紀的fakeloristic(流傳)推測「比列希尼亞」是史前西徐亞大地女神[3]與魯薩爾卡(岸邊守候者)二者的組合。
1991年烏克蘭獨立後,有關她的一些流傳也悄悄發生了變異,今天被確定為「爐娘」(與國家自身的監護者有關)與魯薩爾卡的結合。該轉變的根源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橙色革命,數位烏克蘭作家想尋求理想化的烏克蘭女性形象。因此,今天比列吉尼亞在烏克蘭民族主義[4]、女權主義[2]和新異教[5]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2001年,一座頂端塑有比列吉尼亞的獨立紀念碑,作為基輔的保護者,豎立在城市中心的獨立廣場上、列寧紀念碑(在2013年邁丹革命期間被示威者推倒)所在地前面,基輔的主保聖人——天使長米迦勒紀念碑也位於同一廣場的對面。
Remove ads
記錄
外部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