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畢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先後在路南縣小學、昆華中學和省財稅訓練班讀書。後在晉寧稅務局和昆明稅務局工作。1938年,參加民主青年同盟,193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皖南事變後,中共昆明地下黨組織活動轉入地下單線聯繫;畢江、李天柱等人聯絡進步青年進行地下活動[1]。1943年夏,昆明高原書店開業,李天柱為經理,畢江任營業主任,主要發售重慶、桂林經銷的革命進步書刊,如《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等,並與解放區的新華書店建立了聯繫。同時,秘密刻印雲南地下省工委的《戰鬥月報》。1944年10月初,高原書店被當局查封,並下令通緝李天柱和畢江。在省工委的安排下,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隱蔽,組織決定李天柱到滇東,畢江到路南。畢江到了路南中學找到楊一波,繼續進行地下工作。抗日戰爭結束後,畢江返回昆明,但很快由於發生一二·一慘案和李聞事件(李公朴、聞一多被害),中共地下黨派遣畢江到公路沿線作調查[2]。
1947年6月,根據云南省工委的安排,畢江化名張永福,以瀘西縣新民鄉鄉文書的身份為掩護,與地下黨員趙國徽、楊興甲成立中心支部,趙國徽任書記,畢江任組織委員,楊興甲任宣傳委員。1949年1月,組建了以畢江為書記,蔣程高、趙佩蘭為委員的中共路南縣工委,開辦訓練班、進行兵運活動,成立路南游擊大隊。1949年4月,中共路南縣委成立,畢江任書記[3]。同年10月,組建二支隊護鄉第三團,畢江兼任政委[4]。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初,畢江調彌瀘地委會工作。同年3月,任路南縣臨時人民政府縣長。正式成立縣人民政府後,畢江繼續兼任縣長。1951年7月至1952年1月,到省委黨校學習,結束後被派往大理地區鄧川縣搞土地改革,任土改工作團負責人。1952年10月,調鳳慶縣任縣委副書記,負責土改工作。1953年12月至1956年10月,擔任中共賓川縣委副書記[5]。1955年2月至10月,擔任賓川縣人民委員會縣長[6]。
1960年1月,調大理州任副州長。1961年12月至1964年4月,又被下派到永平縣任書記處書記兼縣長[7]。1965年12月,調大理州政協工作,任第四屆大理州政協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下放到州五七幹校勞動三年,直到1975年才調回大理州政協工作,先後在州政協及州委統戰部、州委對台辦工作。1977年,任出任雲南省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大理州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同時兼任大理州委統戰部副部長[8]。1984年離休。1992年7月,逝世[2]。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