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族語
在網絡和印刷品上發布的世界語言數據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族語:全世界的語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又譯為「民族語言網」,是一個語言學的相關網站,是基督教以傳教為目的的少數語言研究服務機構「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簡稱SIL國際,先前稱為「暑期語言學院」)的旗艦網站。
民族語提供了使用人口的數量、分佈、方言、語言學的聯繫,以及聖經版本的有無等資料與數據,並通過「世代失調分級表」(Expanded 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縮寫EGIDS)來判斷其生命力。[2][3]美國語言學家威廉·布萊特認為民族語是「研究全球語言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4]
Remove ads
概述
民族語由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基督教語言學研究機構SIL國際出版。SIL國際是一個幫助眾多小語種發展,並與他們母語使用社群一起將聖經翻譯為自己語言的組織。[5]
如何認定為一種語言由社會語言學來評估。正如其序言所說:「並不是所有學者都採用同一種標準來判定何種情況該建立『語言』,何種情況又該認定為『方言』。」民族語採用了通用的語言學標準,這一標準主要建立在相互理解性的基礎之上[6]。分享語言的可理解性特徵是複雜的,通常包含了專家承認的語源學和語法跡象[7]。
在為每種語言選擇一個主要的名稱之餘,民族語也同時紀錄了它們的使用者、政府、鄰國,以及其他族群等為該語言的稱呼,以及這些名稱是如何被命名、歷史淵源等資料,無論該稱呼是否符合政治正確性或是對何者有冒犯。可惜的是這些「別名」的紀錄雖然夠廣,但仍常常不是完整的資訊。
1984年,民族語釋出了由三個拉丁字母組成的語言代碼來作為每種語言的標識,這種語言代碼被稱為「SIL碼」[註 1]。這個版本對於先前的版本是突破性的。
2000年出版的第十四版中列出了6809種語言,並且採用了自己的SIL碼,而不是ISO 639-2代號。然而,早期的SIL碼與ISO的代號並不相同,因此有時會引起混亂[註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2年,民族語獲邀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合作,以將其SIL碼整合進國際標準。2005年發佈的第十五版第一次採用了新的國際標準——ISO 639-3,民族語依靠這個標準來判定是否是一種語言[8][註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民族語所採用的代碼和ISO的代碼之間並非完全一致。例如ISO認定阿坎語(aka)是一種宏語言,其下有方提語(fat)和契維語(twi)兩種語言;但民族語卻不承認方提語和契維語,把它們都認定為阿坎語的方言。
2015年釋出的第十八版,一共包含了7472種語言(其中有7102種是仍在使用的語言),以及228個語族(包含96種孤立語言)和六種語言分類(手語、克里奧爾語、皮欽語、混合語、人工語言和未分類語言)[9]。
民族語的最新版本是2020年釋出的第23版,一共包含了7117種仍在使用的語言[10]。
Remove ads
語系
《民族語》第16版(網頁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共列出128個語系索引。除了121個自然語言語系外,還包含1個孤立語言、3個混合語言、1個未分類語言、1個人工語言以及1個手語語系。以下僅列出121個屬於自然語言的語系。
而在剛剛出版的第17版則列出了320個語系索引,包括225個語系以及95種獨立語言,比第16版要增加一倍半。
Remove ads
對民族語的批評
民族語作為一個基督教背景的國際性語言學研究機構,在世界語言學界有很大的知名度,其中立性和準確性都受到一些人士的質疑。
作為一個學術機構,「民族語」的中立性有時卻受到質疑與爭論,尤其是與《聖經》或閃米特諸教相關的語言分類的領域。
民族語的語言認定標準主要建立在互通性的基礎之上,因而在語言還是方言的認定上與各國主流語言學界多有衝突。例如,漢語被認定為由北方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晉語、江淮官話、吳語、粵語、閩語、客語、湘語、平話、贛語、徽語等等獨立語言所組成的宏語言,而在中國大陸,不少學者都把它們認定為漢語的「方言區」,並批評民族語的做法。民族語把琉球語分為喜界語、北奄美語、南奄美語、德之島語、沖永良部語、與論語、國頭語、中央沖繩語、宮古語、八重山語、與那國語等等眾多獨立語言,而日本本土的許多學者卻把琉球語稱作「琉球方言」,作為一個整體當作日本語的方言對待。[11]
丹麥記者奧利·斯蒂格·安德森則認為民族語的創立的最初動機並非為了語言學發展,而是為了傳播基督教。他批評說:「民族語的核心不是調查世界上的語言,而是調查世界上對聖經翻譯的需求。」(In its core Ethnologue is not a survey of the world's languges, but a survey of the world's need for Bible translations.)[12]
Remove ads
在資料的正確性方面,由於此計畫是如此龐大,因此「民族語」所記錄的資料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錯誤,因而受到了批評。丹麥記者奧利·斯蒂格·安德森便批評其錯誤百出,最為荒唐的是,優勉(Iu Mien)曾一度被民族語列為丹麥的一種語言,事實上它是中國南部瑤語的一種。[12]
不過,在每一次的新版本中都會修正之前版本的一些錯誤,例如一直到第十四版的發佈,一些如雪諾瓦語等語言陸續被加入,而其他謠傳的語言如內馬地語及烏塔納語則被移除。但其他可能存在的錯誤如 Imraguen 語、Senhaja de Srair 語、Ghomara 語、Kwavi 語、Molengue 語、Yauma 語、Fer 語、Yeni 語、Hwla 語及Ofayé 語的資料則仍然被保留下來。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