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對苯二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對苯二酚,也稱氫醌(英語:hydroquinone),化學式為C6H4(OH)2,是苯的兩個對位氫被羥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對苯二酚可以讓膚色變淺[2][3]。
Remove ads
性質
對苯二酚是白色針狀結晶,可燃,可溶於熱水、乙醚和乙醇,微溶於苯。具還原性,經溫和氧化得到褐色的對苯醌(C6H4O2),對苯醌經還原又得到對苯二酚。對苯醌-氫醌氧化還原電對存在於很多生物分子中,如輔酶Q等。
對苯二酚的酚羥基氫具有弱酸性,可以失去一個或兩個質子生成相應的酚鹽負離子。主要用作還原劑、顯影劑(將鹵化銀還原為銀)、單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阻聚劑,以及皮膚美白劑等。對苯二酚醚是染料、香料生產中的原料。
對苯二酚毒性很大,成人誤服1g,便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它有致癌和致誘變性。[來源請求]
生產
- 1820年法國化學家皮埃爾-約瑟夫·佩爾提埃和約瑟夫·別奈梅·卡旺圖首次通過乾餾奎尼酸製成對苯二酚[4]。
- 一般工業上用苯胺作原料生成對苯二酚。硫酸介質中,苯胺用二氧化錳氧化為對苯醌,再經鐵粉還原得到對苯二酚。
- 另一種方法是用硝基苯作原料,經加氫、加熱得到對苯二酚。
- 與異丙苯法類似,將丙烯與苯加成為1,4-二異丙基苯,再經過空氣的氧化和酸性水解而製成丙酮與對苯二酚。
- 用過氧化氫將苯酚羥基化,得出對苯二酚與鄰苯二酚的混合液:
- C6H5OH + H2O2 → C6H4(OH)2 + H2O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