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氨基環丙烷羧酸氧化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氨基環丙烷羧酸氧化酶EC 1.14.17.4)是一種,它可催化以下化學反應:

1-氨基環丙烷-1-羧酸 + 抗壞血酸 + O2 乙烯 + 氰化物 + 脫氫抗壞血酸 + CO2 + 2 H2O
快速預覽 氨基環丙烷羧酸氧化酶, 標識符 ...

該酶的3種底物1-氨基環丙烷-1-羧酸(ACC)、抗壞血酸氧氣,而其5種產物是乙烯氰化物脫氫抗壞血酸二氧化碳

該酶屬於氧化還原酶家族,特別是那些作用於配對供體的酶,以氧氣作為氧化劑並摻入或還原氧。摻入的氧不需要源自以還原的抗壞血酸作為一種供體的氧氣 ,​​並將一個氧原子摻入另一種供體中。該酶類的系統名稱是1-氨基環丙烷-1-羧酸加氧酶 (乙烯形成)。常用的其他名稱包括ACC氧化酶乙烯形成酶

Remove ads

結構研究

截至2007年底,此類酶的兩個結構已被解析,並具有PDB登錄代碼1W9Y1WA6.

反應機制

機理和結構研究支持ACC和氧與位於ACC氧化酶活性位點的鐵中心結合。據信,結合的ACC的開環導致乙烯與不穩定的中間體氰基甲酸根離子一起消除,然後氰基甲酸根離子分解為氰離子二氧化碳。氰離子是已知的含鐵酶的失活劑,但氰基甲酸根離子中間體被認為在將潛在有毒的氰化物帶離ACC氧化酶的活性位點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在濃縮介質中發現氰基甲酸鹽是具有弱碳-碳鍵的四苯基鏻鹽。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