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黃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水黃皮(學名:Millettia pinnata)是蝶形花科崖豆藤屬的植物,為喬木植物,分布於印度、中國、日本、臺灣、馬來群島、澳大利亞和太平洋三大島群[3]。
Remove ads
描述


水黃皮是生長高度為15-25公尺的常綠喬木或半落葉喬木,壽命可達100年。樹幹呈彎曲狀;種植5年後開始開花,花朵為白、紫或粉紅色,成熟的豆莢為褐色;卵形葉子光滑,深綠色。根系發達,為耐旱的陽性植物,其共生的根瘤菌可固定空氣中的氮氣。
葉互生,一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革質,長橢圓形或卵形,5-7枚對生,葉片長約6-23公分,寬約 4-13 公分。基部鈍形或圓形,先端鈍凸尖,全緣或皺曲緣,兩面光滑無毛。葉柄具橫向紋路[4]。葉搓揉後有臭腥味[3][5]。
花兩性,總狀花序,腋生,長15~20 cm;花冠蝶形,長約8-10 mm,花瓣淡紫色且基部癒合,外側面被有平貼伏毛(appressed hairs),內面無毛或被有稀疏細毛。雄蕊10束,其中9束花絲單體,一束游離。花葯被毛。子房無柄且被有伏毛,花柱向內彎曲。胚珠2顆,偶見3顆[3][4]。
莢果扁平且厚,橢圓形刀狀,一般不開裂。木質,光滑無毛。長約 4–7 cm,寬約 1.5–3 cm。果實末端具短喙。種子橫向橢圓1-2顆,約12 x 9 mm[3][4]。
自然史
水黃皮一年有春、秋兩次花期,每年4-5月及9-11月會開花。果莢耐水耐鹽,可以隨水流傳播,甚至海漂[5]。
分布
用途
本物種根系發達,且耐鹽性強,可抵抗強風,在台灣常用作景觀設計、 行道樹及防風林植物[5]。木材緻密,過去台灣農家會拿來製作牛車車輪和農具,堅固耐用[5]。種子可供榨油,油含量約為重量的25%,在印度為生物柴油的原料[6]。
澳大利亞原住民會將其用於毒魚,但本種同時在民俗醫藥中也用作醫藥,特別是印度。
辭源
別名
水流豆、臭腥仔、九重吹。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