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口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漢口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又稱江漢關監督公署[註 1],是一處近代官署建築,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一元路5號。該建築建於1905年,江漢關監督公署在民國初年至1945年在此辦公,1964年—2019年間這裡用作武漢市檔案館(局)的機關,而建築僅在1926—1927年間作為國民政府外交部機關使用。現建築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該建築建於1905年,起初該建築的情況不詳。江漢關監督是清政府在1862年所設立的海關監督機關,1863年以此名行世,一開始的辦公場所在大董家巷。1912年,北洋政府外交部在漢口德租界設立「外交部特派湖北交涉員公署」,江漢關監督便一同搬入此建築辦公,最後前者併入江漢關監督,是該建築又稱「江漢關監督公署」。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武漢後的1926—1927年間,該建築一度作為國民政府外交部的機關大樓。武漢淪陷後,江漢關監督已經沒有實質性工作業務,僅剩名號,最終在1945年1月國民政府財政部裁撤各海關監督,江漢關監督一切事務終止。[1][2]
1959年,武漢市開始籌建市檔案館,1964年市檔案館在此建築中成立,1969—1979年間改武漢市革命委員會檔案館,此後復名與武漢市檔案局合署辦公。[3][2]2019年初,武漢市檔案館新館建成,行政組織開啟搬遷,2019年6月1日,市檔案館正式搬離此建築[4]。
Remove ads
建築概述
該建築為一棟磚混結構建築,總共4層,地上3層、地下1層,設計者與施工方不可考。外立面呈現古典主義的三段構圖,每段間皆有外立面裝飾作為分割。基座由花崗岩砌築,其上外部採用麻石砌築,屋頂鋪紅瓦。一元路一側的正立面正中設有14階的台階通向一層,其上為兼為2層陽台的門斗,陽台採用大理石花瓶狀欄杆裝飾,在門斗部分也設置愛奧尼柱點綴。一層窗戶為豎向長條窗,窗間有外覆麻石的立柱;其餘樓層皆為橫向長條窗。內部全部鋪有木地板,還有一處大樓梯通向地下室,地下室有一後門通往屋後花園。[2][1]
建築保護
1993年7月28日,建築以「江漢關監督公署」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5]。2011年3月21日,建築以「漢口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6]。2014年6月22日,建築以「漢口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的名義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7]。
建築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漢口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及周圍一定範圍。以舊址外牆為界,東南面、西南面、西北面各向外延伸10米,東北面向外延伸5米至一元路現狀道路邊線[8]。
建築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界,東南面、西南面各向外延伸20米,西北面向外延伸20米至勝利街規劃道路中線,東北面向外延伸6米至一元路規劃道路中線[8]。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