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口和利冰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漢口和利冰廠(英語:Hankow Ice & Aerated Water Works[1]),是近代漢口法租界中一座專事製冰及飲料生產的工廠,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岳飛街44號。該廠由英商開辦,起初的業務為製冰,後又拓展了清涼飲料的製造業務。工廠分為冰廠及汽水廠兩個部分,現岳飛街44號建築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但據和利冰廠創始人嫡孫杰拉德·科賽恩(Gerard Corsane[2],以下簡稱G.科賽恩)在此後察看考證,該建築實際為汽水廠所在,冰廠在岳飛街24—26號。

快速預覽 建造時間, 位置 ...
Remove ads

歷史

建廠初期

1890年代,原安平號工程師沃特·休斯·科賽恩(Walter Hughes Corsane,以下簡稱W.H.科賽恩)來到漢口後,看到中國工人在冬天使用獨輪車搬運冰塊,將冰塊送到冰窖中存放至夏天使用的現狀,遂決定在漢口開辦一家機器製冰廠[註 1][5]。這便是在1904年正式開業的和利冰廠(Hankow Ice Works)[6],該廠當時由W.H.科賽恩及曾同為安平號工程師的合伙人安德森[註 2][5][4]。和利冰廠使用輪船的輪機動力進行冰塊生產,此後W.H.科賽恩與其合伙人輪番往返與漢口及英國本土購入機器,很快使得冰廠從小作坊成為了一座中型工廠[7][4]

Thumb
1917年3月19日,W.H.科賽恩在新廠房前留影。

汽水廠開辦

在漢口租界區生活的外國僑民很快將西方的生活方式帶來漢口,其中便包括清涼飲料——汽水。但當時漢口還沒有任何汽水生產工廠,洋人的汽水都需要遠道而來。1917年3月,W.H.科賽恩在和利冰廠東側修建和利汽水廠[註 3]。1922年,克魯奇(Croucher)成為了W.H.科賽恩的合伙人,而原合伙人安德森在1925年去世[註 4][8][4]

抗戰時期的工廠

抗戰時期,日本人即將兵臨漢口城下,國軍決定放棄漢口後,不少居民湧入法租界尋求庇護。法租界為求自保,關閉了通往外界的所有通道(即「關柵子」),在封鎖後法租界隨即停水,但此時法租界聚集了20餘萬人(含原住民),生活用水很成問題。[9]

W.H.科賽恩見此情形,在1938—1939年期間利用和利冰廠持續為聚集在法租界的中國難民提供用水[註 5]。1939年10月,W.H.科賽恩被日軍帶走,關押在位於上海龍華的「交戰國非戰鬥人員」集中營,直至日本投降後工廠復工。[4]

後續

W.H.科賽恩在抗戰後某日因車禍癱瘓,此後家人將其送往澤西島直至1950年去世[4]。而和利汽水廠在抗戰前賣給華商劉耀堂[10],直至抗戰後才開始經營,1949年後改制為國營武漢飲料二廠[4]。和利冰廠的一切業務在1950年終止[10]

歷史爭議

既有文獻歷史概覽

依據《漢口租界志》的記載,1891年英國商人柯三與克魯奇創辦和利冰廠,1918年兩人在現今岳飛街44號處合資籌建汽水廠,1921年投產。由於和利冰廠生產的汽水品質較好,一時間頗為暢銷。然1931年克魯奇病故後,工廠由年事漸高的柯三獨立經營,最終1938年將廠出售給劉耀堂,但隨後由於抗日戰爭並未能實際生產。[10]

根據日本外務省通商局的資料記載,漢口和利冰廠由英國個人資本開辦,由怡和洋行輸出部主任任經理,廠中有機器3台,雖然一年只有8個月時間可以進行生產,但一旦生產日均能夠產出15000磅冰,廠內有職工2名,長工8名。[1]

對既有文獻的疑惑

關於和利冰廠的既有史料記載十分有限。廠主「柯三」究竟是何許人也、冰廠的經營狀況、和利冰廠與汽水廠是否是一座企業,這些問題都無法根據既有文獻得到解答。[11]

廠主嫡孫提供史料

2013年9月,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人類與社會科學院任職的G·科賽恩前往武漢大學交流城市歷史遺產保護,在網際網路上發現和利冰廠舊址的舊照,隨即聯繫「人文武漢」成員等武漢文化遺產志願者群體。經過交流得知,G.科賽恩恰為和利冰廠廠主「柯三」的嫡孫,所謂「柯三」,全名沃特·休斯·科賽恩(Walter Hughes Corsane),蘇格蘭人,1890年代W.H.科賽恩來到漢口,此前其為輪船招商局安平號船的工程師。此後G.科賽恩又提供諸多文字及影像資料,武漢文化遺產志願者群體藉此對既有文獻進行了更正與完善。此後至2017年,G.科賽恩共計前來武漢4次,皆與志願者團體成員會見並提供諸多史料[4][12]

查證與勘誤

合伙人情況記載有誤

有關「柯三與克魯奇創辦和利冰廠」的文獻記敘,G.科賽恩證實,創辦冰廠時的合伙人為曾經與W.H.科賽恩同在安平號上工作的安德森,後安德森在1925年去世,而克魯奇在1922年方才與W.H.科賽恩合夥。[5]

冰廠與汽水廠地址不同

2015年12月G.科賽恩在家中找到W.H.科賽恩在冰廠與汽水廠前的影像照片,圖中可以判斷出冰廠與汽水廠一開始的英文皆是「Hankow Ice Works」,這證實了《漢口租界志》的記載無誤:兩座廠同屬一個企業。同時志願者團體成員為G.科賽恩提供了法租界巡捕出操照片,照片中背景建築上有「Hankow Ice Works」的字樣,經過建築比對,岳飛街24—26號建築與照片背景建築高度相似。[11]

G.科賽恩與志願者團體成員在實地勘察後結合已經搜集到的史料確定,當時已經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漢口英商和利冰廠舊址」建築,實則為汽水廠所在;岳飛街24—26號建築為冰廠所在。[11][12]

岳飛街44號建築

快速預覽 漢口英商和利冰廠舊址,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概覽

該建築為一座2層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磚木結構,設計者與建造者不可考。外立面中的正面並非為平面,中為曲狀,第二層有出挑的陽台。屋頂為露台,四周設有女兒牆[13]

建築保護

2007年3月9日,建築以「和利冰廠」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14];2008年3月27日,建築以「漢口英商和利冰廠舊址」的名義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5]。2013年,建築以「和利汽水廠」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入武漢市工業遺產保護名錄[16]

建築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漢口英商和利冰廠舊址及周圍一定範圍。以舊址外牆為界,東南面、西南面、東北面各向外延伸10米,西北面向外延伸3米至中山大道、岳飛街現狀道路邊線[17]

建築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界,東南面向外延伸50米至勝利街西側規劃道路紅線,西南面向外延伸115米至車站路北側規劃道路紅線,西北面分別向外延伸至中山大道北側規劃道路紅線、岳飛街規劃道路中線,東北面向外延伸24米至蔡鍔路規劃道路中線[17]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